治疗乳腺癌的进口药一支叫价22538元,专家建议降2000元,企业却只肯让3毛。昨天,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进行第二轮面对面谈判。这回,专家向药价砍下的“快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
由于参加昨天谈判的药物大部分是进口药,且国内没有仿制药,企业的口气十分强硬。当专家指出药价太高“老百姓接受不了”时,有企业扬言“买我们药的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坚决拒绝降价。还有企业“教育”在场媒体:“要正面报道!吃一年药虽然得花30万元,但我们疗效好。”
而在进口药生产企业和代理商为价格锱铢必较的同时,有乳腺癌症患者群体在网上发出公开信,恳请跨国企业“放弃暴利”。
报价比限价低0.001元
昨天参加谈判的55个品规,属于同一竞价组1-2个厂家的议价品种中不接受专家入围建议价,降价幅度最小的品种或者是没有降价的5%品种,涉及企业约40多家。
按照规则,如果企业最终报价获得专家投票半数以上,该药品品规就进入重点监控限额采购目录,今后可以由医院按照不高于采购量的3%予以采购,否则将遭到淘汰。企业若缺席谈判,视为自动放弃,直接取消挂网资格。昨天,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和各新闻媒体受邀进行现场监督。
从报价上看,不少企业可谓“锱铢必较”,比如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的企业报价2276.889元,只比限价低了0.001元。一粒就要卖两千多,而且一个疗程要吃10粒。连谈判专家都慨叹“太贵了!”询问为何不能降价时,企业回答,此药“市场很小,去年一年在广东我们卖了20粒。现在已经报了去年的最低价,不能再低了。”昨天,“口岸价高”被企业反复提起,作为不能降价的最重要理由。
“‘口岸价’谁来定?里面有没有猫腻?”家有癌症患者的张女士愤愤不平地说。
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哲说,这次进口药要求填报在生产国的销售价格,“企业如果填写失实,我们将予以处罚,但是很多企业压根不填,叫我们怎么罚?”他坦言,核实真伪也比较困难,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下一年的阳光采购争取改进。
据介绍,进口药品的零售价格由口岸价和流通差价构成。口岸价是由我国口岸所在地的物价部门制定。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药剂科干了30多年的一位老专家表示,口岸价不降,进口药的价格“水分”就很难挤出来。(记者任珊珊通讯员陈广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