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央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进行了2007年的首次上调,除活期存款利率保持0.72%不变外,各档次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
这对钟爱储蓄的老百姓来说,加息后手中原来存的定期存款该提前支取还是持有到期再转存呢?
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达到2.79%,在扣除20%的利息税以后,达到2.23%,这一数字已经逼近保险公司传统寿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上限。
加息对保险产品有什么影响?
对于基民来说,哪类基金该抛哪类该留?
基金利好股票型基金
加息,这一原本为抑制投资市场热度的措施实施一周以来,股票市场不跌反涨。那么对于投资基金的普通百姓来说,在此种情况下该如何操作基金呢?
利空: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而言,加息对债券型基金以及货币型基金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多家基金经理向本报记者表示,加息会导致现在债券市场价格的下跌,主要是投资人期待会有更大收益的债券问世,因此会采取抛掉老债券,买入新债券的操作方式,导致老债券价格下路;另一方面,老债券也只有把自己的价格降下来,才能对投资者产生与新债券同样的吸引力。这样一来,手中持有大量债券的债券型基金的净值便会下降。
货币型基金也面临同一个困境。只不过货币型基金投资的是期限更短、安全系数更高的债券。因此,当投资人判断中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时,应回避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而货币基金由于这种变化带来的波动相对较小,所以影响不会太明显。国投瑞银表示,从目前债券市场的反应来看,市场成员对本次加息较为敏感,中短期债券收益率变动范围达到5个百分点以上;并纷纷上调即将发行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期,普遍看到3.4%以上。
利好:股票型基金
但加息对股票型基金的影响就不太一样。万家基金的投资策略师潘江表示,由于加息对各行业的影响不同,加上加息所传达出来的宏观经济调整的意图变化,会使投资者不断调整自己的投资品种,所以今年指数型基金可能会不如某些主动性基金表现出色。
作为理柏首届中国基金奖三年期稳定回报的唯一得主,融通公司基金经理刘模林认为,加息之后,优质企业的盈利增长水平还会远远超过资金成本上升对回报的要求,从而出现加息与股价上涨并存的现象。所以投资者要选择那些以蓝筹股或者是以消费类、资源类等为主打的基金,这些题材的基金对加息并不敏感。本报记者韩平
储蓄查查你的定期存款是否到了47天
3月18日,央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进行了2007年的首次上调,除活期存款利率保持0.72%不变外,各档次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这对钟爱储蓄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件好事。那么,加息后手中原来存的定期存款该提前支取还是持有到期再转存呢?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理财师张锐表示,根据国家储蓄管理条例规定,提前支取已经发生的定期存款,无论长短,提前支取部分都要按活期计付利息。这样的话,提前支取再转存势必有划算和不划算之分。张锐给出了一个理财小技巧———只需计算出一个定期转存平衡点,就能知道自己已有的定期存款该采取哪种措施。
精打细算的市民可利用这样一个公式来推算一下:
原利率到期收益=本金×原利率×存期(年)同期转存收益=本金×活期利率×转存天数/360+本金×新利率×(存期×360-转存天数)/360
当原利率到期收益与同期转存收益相等时,转存才不会亏。因此,将上面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转存天数平衡点计算公式为:
转存天数平衡点=(新年利率-旧年利率)×存期×360/(新年利率-活期年利率)
(注:此处利率都是指税后利率)以一年期定期存款为例:
转存天数平衡点=(2.232%-2.016%)×1×360/(2.232%-0.576%)=46天
这就是说,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在存入46天以内的,提前支取出来按新利率存入同样的一年定期,利息收益是划算的。而超过了46天,则应一直存到期才划算,否则反而会损失利息收入。
同样的,两年期定期整存整取:从起存日计算,存入少于或等于74天的,建议到银行提前支取按新利率转存。
三年期定期整存整取:从起存日算计算,存入少于或等于90天的,建议到银行提前支取按新利率转存。
五年期定期整存整取:从起存日计算,存入少于或等于131天的,建议到银行提前支取按新利率存。
至于存款期限已经超出转存平衡点的,就不用着急,等存款到期吧。张锐提醒说,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计算是以本次利率变化后存期内利率不再变化为前提的。另外,这也是指相同期限下的转存,如果转存不同的期限,则不在此计算之列了。本报记者刘薇通讯员 陈春敏
保险养老险可能受冲击
央行近日再次宣布提高银行存贷利率27个基点,一年期的存款利率达到2.79%,在扣除20%的利息税以后,达到2.23%,这一数字已经逼近保险公司传统寿险产品2.5%的预定利率上限。加息后保险公司现有产品会受到什么影响?
利好:分红险、万能险
“分红险、万能险是这次加息的受益者。”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负责人指出。
按照保监会规定,“分红保险投资收益不得低于保险公司可分配收益盈余的70%。”目前分红险的主要投资渠道为国债、存款、基金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加息后,保险公司的新增投资收益有望提高,投保者的利益势必水涨船高,投资‘钱’景看好。”该人士分析。
从国外“舶来”的分红险其实本身就与“加息”有着很大关联。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利率调整,保险产品的现金回报率低于银行储蓄,英国曾发生了大面积的退保潮。退保潮直接导致保险公司开发分红险产品,让投保人在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的同时,还能享受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除了分红保险外,万能险产品也可能得益于此次加息。保险公司专家指出,万能险产品是由保底收益和结算利率两部分构成。投保者一方面可以享受公司承诺的保底收益,另一方面还能享受投资收益。专家表示,目前保险业万能险的保底收益从1.75%至2.5%不等,而每月平均的投资收益———结算利率约为3.2%-3.3%。加息后,保险公司的新增投资收益有望提高,相应地,保险公司的结算利率也会有所提高,投保者的收益亦将有所增加。
利空:养老险
相比之下,带储蓄性质的养老险等传统长期寿险产品则可能受到冲击。加息有可能改变市民对这类保险产品的选择。
由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传统寿险产品,大多都是在一度降息至负利率时代的过程中设计出炉的,且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上限为2.5%。加息之后,这些险种的现金回报率会不如银行存款,这使得这类保险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面临考验。“利率升高可能诱发投保人退保,变现以购买其他收益更高的险种。”业内人士指出。
不过,退保是不是真的有“着数”?保险公司提醒,加息后银行存款利率虽然直逼传统寿险的预定利率,但市民盲目退保其实并不合算。“退保后能拿回多少钱直接取决于保单的现金价值。为小小的利率差距选择退保不仅失去保障,经济上也不划算。”中美大都会相关人士指出。本报记者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