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主旋律]新活力?新空间?新环境[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②]中心城市经济如何壮大孙永春向烟台市十一次党代会作的工作报告(摘要)[党代会报告摘要]经济建设:五年工作重点突出六新[党代会报告摘要]奋斗目标:2010年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党代会报告摘要]四年回眸:五项成绩折射烟台巨变[孙永春党代会报告摘要]党的建设:四大措施并举[特别报道]党代会报告描绘文明富庶新烟台
和谐烟台———650万烟台人共同追求的美好家园。
基于对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孙永春同志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烟台”的宏伟目标,为全市人民描绘出一幅和谐烟台的壮美画卷。
与会代表备受振奋鼓舞,纷纷就如何加快建设和谐烟台阐述自己的见解。
发展社会事业促和谐
“社会和谐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代表们一致认为,我市应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以发展的协调性促进社会和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刘连基代表认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当前,要全面加强基础教育,通过加大投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快速发展,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能上学,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最大程度地体现社会公平。
针对我市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况,代表们认为应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品牌,为建设和谐烟台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发展文化事业既是建设和谐烟台的重要内容,又是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徐明代表认为,发展文化事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和谐烟台,必须加快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当前,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原则,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保障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责任。要集中财力办好一批公立医院,把它们真正办成为群众提供优质、低价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医疗机构。代表们认为,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真正形成国家、社会、个人共同筹资发展的格局,繁荣卫生事业,为广大群众提供多种多样的医疗卫生服务。
代表们还就如何协调发展食品药品事业、体育事业等,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弘扬烟台精神促和谐
谈到和谐文化建设时,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韩向利代表认为,当前,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大力宣传、推广和普及科学理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倡导老实做人、团结互助、厉行节约等文明新风气,引导全社会团结向上、共同前进。
烟台是“全国文化模范市”,文化比较发达。近年来,以小说、散文、影视等为代表的文学创作,以胶东剪纸为代表的民间美术,以京剧、吕剧为代表的戏剧艺术,取得了明显成绩。当前,建设和谐文化,要注意解决好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与大众需求相结合的问题,创作出一批文化精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座文化和谐、昂扬向上的城市,必然孕育着崭新的城市精神。
刘建东代表说,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立市之魂,是一面高扬于市民心中的旗帜。当今,城市的竞争已不单单是经济、技术等“硬件”层面的竞争,还有包括城市精神在内的“软件”层面的竞争。去年,我市之所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相继成功举办果蔬会、亚欧旅游会、省运会三大盛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创新、拼搏、协作、包容”的城市精神,为全市干部群众提供了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今后,我市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继续大力培育和弘扬这种城市精神。
李明代表认为,今后我市应通过树立一批典型,通过开展文明创建以及和谐创建等活动,大力宣传城市精神,彰显城市精神,并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城市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安装上强大的精神推动器。
关注民生问题促和谐
“建设和谐烟台必须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解决好就业、保障、社会救助等具体民生问题,消除不和谐因素,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热情。”代表们如是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吴有进代表认为,今后我市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并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同时,还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完善,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隋安臣代表说,我市应全面发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以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尽快消除“死角”。
代表们认为,我市应深入开展“爱心捐助”、部门和领导干部包帮困难群众家庭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帮贫扶弱、救难济困,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
要让各方面利益都得到统筹协调,民主法治建设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代表们认为,为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我市应进一步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公开办事制度,继续组织好政府与市民多渠道对话,丰富民主政治实现形式,凭公正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的安定有序,不会有城市的和谐。孙运波代表说,近年来,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夯实了城市的和谐基础。今后,我市应巩固这一成果,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牢固树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思想,集中精力在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上下功夫,并认真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广大人民群众织出一张平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