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陈福云,南京滨江超细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虽说坐在民营企业老板的位子上,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多年来对困难职工和困难群众一直非常关心,并且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于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两会将民生问题纳入重要议题,陈福云深有感触:“现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这是社会的福音,老百姓的福音。
辍学少年成长为企业老板
今年40多岁的陈福云,是江宁区江宁街道陈塘村人,家中世世代代都是耕田耙地的农民。在陈福云小时候,因为家中吃饭的人多,挣工分的劳动力少,家境非常贫寒。排行老二的陈福云小学读到五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几块钱的书学费而被迫辍学离开学校,年仅十四五岁的少年便加入到生产队男劳力队伍中,每天起早摸黑干农活为家里挣工分。务农一段时间后,陈福云以能吃苦耐劳被生产队推荐到村轮窑厂做工,虽说是干重体力活,但收入要比在生产队挣工分强多了。陈福云对此非常满足。他在轮窑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从制坯工一直干到车间主任,并被推荐到规模更大的村水泥厂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陈福云的才能得到了更好发挥,他从供销员干起,逐步升到副科长、科长、副厂长,到1997年时,陈福云担任了水泥厂厂长。但他接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村水泥厂属于集体企业,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企业经营非常困难,职工干活有“三个一样”,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活捣蛋一个样。在这“三个一样”的管理下,企业不仅无钱买原材料,发不出工资,连食堂买酱油都要赊账。在此情况下,上级决定对水泥厂实施改制,由村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厂长陈福云凭借自己的“资历”加上自己多年的积蓄,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了水泥厂,成为民营企业老板。陈福云迅速对企业的管理进行改革。通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取酬分配机制,对企业员工实行定人定岗等改革,使企业很快出现生机并逐步发展壮大。之后,他抓住滨江开发区的启动和运作机遇,投资500万元对企业所属的长江仙人矶码头进行更新扩建,添置多台吊机、浮吊和轮船等设备,使600米长的江滩发挥出效益。同时创办了8家砂厂。在原有产业不断扩张的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新型建材产业即将兴起,便果断投资60万元,利用原有水泥厂兴建了花园式的滨江超细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传统的三废材料如矿渣等,生产出超细粉新型建筑材料。创新并经过几年发展,陈福云的超细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线由开始的1条发展到4条,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有4台高11米直径2.4米的高细磨和先进的烘干系统,每台磨机都有微机系统严格控制生产状况,配备先进的收尘设备,经环保部门验收达到环保要求,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在产品质量方面,从原材料进厂,到烘干入磨、生产,都建立了严密、完整的质量监控系统,产品质量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检验完全符合标准。目前,超细粉年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主要销往南京、上海等地区。用矿渣生产出来的超细粉可代替一定比例的水泥用于混凝土中,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安定性能,增强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混凝土的密实性,广泛用于海洋工程、码头、水库、隧道、环境恶劣的地下基础工程、机场跑道、重载车辆道路等工程。记者在陈福云的公司内看到,前来购买矿渣超细粉的客户很多,厂区内排起了前来拉贷的车队。陈福云告诉记者,开发超细粉产业,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又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新型材料。因为开发新型建材有功,市有关部门去年还专门奖励了他20万元。陈福云说:“当老板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经过多年艰苦创业,陈福云如今拥有南京雨江水泥有限公司、南京滨江超细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滨江玻璃钢制造有限公司和南京滨港装卸有限公司4家企业,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
“有钱的要关心没有钱的”
猪年正月初五,陈福云从公司的利润中拿出八九万元,组织公司18名职工到北京旅游10天,让他们坐飞机,除了一切旅游开支报销外,还发给每个人500元的零花钱。一些老职工回来后激动地说,这一次北京游,陈福云让他们圆了两个梦:一是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这次坐上飞机了;二是从没有去过北京,这次把北京好好游玩了一下。陈福云告诉记者,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心里始终想着职工,想着村里的乡亲。在陈福云的公司里,160多名职工都是陈福云的乡里乡亲,每年光是开工资就要200多万元。此外,还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办理了养老金保险和医疗保险。陈塘社区居民成保华上有年老体弱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两个学龄子女需要抚养、教育,家境十分困难。陈福云知道后,特意安排成保华到自己的公司来上班,每年开给工资上万元,为成保华家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社区居民王家才是特困户,年近四十岁,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没有专业技能,陈福云将王家才安排到自己公司的码头上班,解除了王家才的生活困难。在固定帮助一批困难群众的同时,多年来,每当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遇到意外困难时,陈福云总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居民姚传喜是特困户,家中房子年久失修,面临倒塌的危险。陈福云了解情况后,特意为姚传喜送去了建房用的砖瓦、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一些现金,帮助他改造了危房,消除了隐患。居民谢继桂家庭生活困难,在建造住房时得到了陈福云赠送的建筑材料的部分资金。企业职工胡正兵建房也得到陈福云的资助。陈福云说:“和困难群众相比,我算是有钱人了,但有钱的要关心那些没有钱的。”
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是义务
去年,陈福云以关心社会公益事业而被评为南京市好市民。他说:“社会公益事业人人都应该关心,我们这些做企业的,更应该关心才对。”10年来,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陈福云对社会公益事业做的贡献也越来越多。陈塘社区孔大圩中原有一条长约1公里的泥石路,路面坑坑洼洼,晴天是灰尘,下雨是泥泞,让过往行人苦不堪言。陈福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自己企业资金稍稍缓和时,慷慨地拿出80万元,将这条泥石路改建成水泥路,立刻改善了居民的出行。2005年,他创办滨江玻璃钢公司后,在江宁街道大街小巷、滨江开发区、陆郎社区、铜井社区以及盛江花苑、新铜花苑,都能见到他赠送的垃圾桶等环卫设施,改善了这些街区的环境卫生状况。考虑到江宁街道没有公交车候车亭,居民等车不方便,他主动在江宁街道205国道沿线公交车站点修建了多处候车亭,让等车的人有一个遮阳挡雨的地方。在陈塘社区,他为小学生建起了多处候车亭。陈福云说:“百善孝为先。敬老院里的老人多数无儿无女,很孤独,我们大家应该多关心他们。”在他的倡议下,陈塘社区企业成立了企业协会,并且进行了慈善募捐,陈福云个人带头捐款1万元。在他的带动下,企业协会一次就筹得善款23800元,这些善款由专人保管,专门用以资助陈塘社区生活困难的群众和无依无靠的老人。每逢重阳节和春节,作为街道商会副会长的陈福云都要组织商会成员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带去温暖,献上爱心。目前,陈福云又将目光放在了因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孩子身上,正在与有关部门联系,准备资助几名贫困失学少年完成中学学业。陈福云说,我小时候就是因为家里穷才失学的,现在我有了一定的资助能力,就一定要资助那些困难的孩子。鉴于陈福云为社区安定和谐做出的贡献,近年来,他多次被评为街道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荣获区文明私营企业称号。去年,他因长期为部队无偿提供训练设施和资金而获得区政府和某部队联合授予的“拥军楷模”称号。通讯员 李学兰 南京日报记者 陈文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