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消息:借助“返点”手段,提高房贷业务量,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在去年春季房贷业务较敏感的时候,某房贷中介曾向记者透露:“中行给我们的返点提高至8‰,业务量很快上升”。
据介绍,为了争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市场份额,中国银行、上海银行等在2004年开始向中介返点让利,其他银行随后陆续跟进。
但“返点”高的银行,业务提高却未必持续,其他银行增加“返点”后,市场格局又发生变化。房贷业内人士透露,“返点”战近年一直或大或小。在二手房贷款业务中,“返点”使银行被中介拴住的现象明显。
利用“返点”争取他行存量房贷,是中小银行最直接的进攻与反击手段。在存量房贷争夺战中,银行对房贷中介的依赖性很强,“返点”现象愈演愈烈。不过,“返点”的负面效应明显,潜在的风险也比较大。
今年房贷业务不乐观考验银行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楼市遭遇宏观调控后,尽管沪上银行房贷仍有增量,但各家银行的神经绷紧,对今年的房贷业务并不乐观。蒲尚泉说,银行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市场上争份额,不可能创造出购房需求。据他分析,今年房地产交易难以出现特别大的上升,在自住需求的支撑下,将保持不温不火的状态,观望氛围浓厚。
而从“返点”战中受益的是房贷中介,客户并没有得到实惠。蒲尚泉称,单纯依靠“返点”,手段会越来越不灵,还不能够体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对银行来说,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个贷业务的理念以及形成的机制,最后表现在产品上。他认为,银行不可能创造出需求,只能是寻找有需求的点。
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大同小异,如快捷、简便、成本低。银行一是发现比较活跃的客户,以及他们的偏好;二是开发既符合规范又能降低客户成本的产品。
房贷“返点”失灵迫使银行创新
据了解,深发展去年先后推出存抵贷、双周供、气球贷等房贷新品,尽量减少客户成本支出,并给客户带来方便。其中,“双周供”尤其受白领阶层的欢迎,一年来在沪放贷近5亿元。今年春节前新问世的“气球贷”,虽然碰上春节放假,但不到一个月的贷款额超过了千万元。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均加大了房贷新品的推出力度。在加息背景下,客户对房贷成本更加关心,节省费用的房贷产品尤其受到欢迎。
蒲尚泉称,不同客户群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双周供”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若不太看重成本支出的客户反而感觉麻烦。“双周供”受到热捧,反应出市场对贷款成本的看重。他透露,深发展总行设有推进计划,将持续向市场推出新品,涉及方方面面,创造出更多卖点。有的客户对利率比较敏感,有的对期限或还贷方式有偏爱。
针对这些需求点,开发出不同产品,最后让客户感觉就像进入一个产品超市。各银行都不想落入负增长的行列中,将更加关注新的产品与竞争策略。此前“返点”争相加码的现象,在今年会有所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