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现场
焦点之一
高校到底能不能破产
正方
政府不会让其破产
在我国,高等教育是由政府来主导操办的,高校是一个公共事业单位,政府是不会轻易让它破产的。“高校破产”只是一个在“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的假设。
反方
还不起债就破产吧
化解高校债务危机最好的办法还是顺其自然,让大学破产吧。然后引进资金,进行资产重组,摘掉它头上的“公立”帽子。这样做既可以对所有高校产生强有力震慑,扼制高校的投资冲动;又可用抵完债后剩下的钱投向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多元办学模式,从而有利于形成“鲶鱼效应”。
焦点之二
高校欠下的钱怎么还
正方
可从学生那里圈钱
大学想不被债主逼死,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成倍提高收费标准,从学生那里拼命圈钱;要么就由国家动用财政资金,为债务埋单。
反方
这实在太不公平了
这两种还钱方式都不妥。提高收费标准,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可由国家埋单,纳税人会同意吗?这无疑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
焦点之三
会对学生造成什么影响
正方
对学生也是个磨练
大学破产,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也可能是件好事。因为现在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太顺了,没有经受什么磨练,而如果自己就读的学校破产了,对学生将是一场洗礼,这是市场经济在校园的体现,经过了这件事,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也会变得有准备,变得坚强。
反方
不要过多地影响孩子
在市场经济下,金融危机甚至可以毁掉一个跨国公司,一个大学破产也不足为奇。但我认为媒体不应该太宣扬此事,因为这个大学里还有很多孩子,他们在学习,不管怎样,国家都会出面解决的,一定要让孩子们安心读书,因为他们的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焦点之四
谁应该为损失埋单
正方
不是哪个人的责任
高校借扩招之机,抢占市场份额;政府则希望高等教育拉动消费需求;以我国高校现有的状况来看,高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和融资的水平都还很不发达,教育资金主要还是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不是哪个人的责任。
反方
相关人员必须负责
不论是还债还是破产,高校的债务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由此带来的损失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必须让那些沽名钓誉、追求奢华导致破产风险的“学店”老板们承担相关责任。同时,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也要承担失职责任。
新闻原点
吉大自曝银行巨债
近日,吉林大学自曝欠银行巨债,遂向全校师生征集解决方案。还不起债的不止吉大一个,相信还有很多高校因巨额债务面临破产危机。
最新说法
政府需出面解危机
3月26日15时,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靠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贷款使用效率,把化解学校的资金风险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来考虑。另外也确实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帮助学校来化解或者是承担一部分。
特别关注
今年将迎偿债高峰
自1999年初,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各高校开始为创建“中国一流大学”而大兴土木,一座座高楼和豪华校门拔地而起。可如今到了偿债高峰期,4000亿元的巨额贷款让高校连连叫苦。
非常现实
已有高校“破产”了
东南沿海的一所高校,由于贷款额度太高,已没有还贷能力,在地方政府的调解下,以“置换”的方式,转到另外一所大学门下,改换了门庭。如果按照严格的财务来看,这家高校实际已经破产了。
值得警惕
南昌大学加收学费
南昌大学负债20亿元,每年仅利息就要还1.1亿元,全校收入每年仅够付息,学校只好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来维持债务。当地政府出台政策,允许学校对学生加收50%的学费。
经济视点
高校贷款助长房价
事实上,不少高校巨额债务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高校自身的校区扩建和校址转移恰恰成为当地房地产价格飙升的重要“动力源”。近日,频繁进行中西部省区高校融资开发运作的业内人士孔祥弥坦陈了自己的观点。
马上落地
破产对社会不负责
辽宁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张思宁研究员就此表示,在市场规律下,大学可以破产,但是大学破产与公司破产不一样,它牵扯的问题是一系列的,绝对不是简单的金融问题。现在我国有企业破产法,还没有一部法律规定了大学破产的相关事宜,最重要的是大学破产与每个在校大学生都有关系,而每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在政府没有相关规定或法律出台的情况下,高校破产是对学生、对社会的不负责。
当事者说
会影响我们就业
吉林大学新闻系学生于水告诉记者:“我都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我们学校有着60年的历史,有7个校区,每个校区也都很大,而且学校每天都在盖楼,走在学校里我们都特别自豪。破产以后,我们这些学生都怎么办,谁负责安置我们,而且破产对学校名誉也不好,会直接影响我们就业的。”
业内连线
上大学是投资行为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党办胡雨峰老师认为,现在很多人上大学是一种个人投资行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大学与商场一样都是提供服务的,只不过它提供的商品是教育而已,一个商场由于经营等原因破产,谁会认为不应该呢?所以,我认为大学破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远看一眼
欧美大学的资金筹措
吉林大学欠巨债又一次敲响了警钟,要规避高校破产风险,必须创新和健全高等教育投融资机制。不妨借鉴一下国外高校资金筹措的方式。
美国
政府拨款:公立高等学校经费来源一半以上依赖政府的财政性拨款。
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近年来,美国高等学校从外国留学生身上获得的经济收入还在不断地上升。
发行债券:耶鲁大学于1996年发行的“跨世纪债券”,100年到期。
利用科研专利筹措办学经费:在一些科研设施好、技术力量强的大学,利用科研专利筹措资金,正在美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制度化和规范化募捐: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接受了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休利特的3亿多美元的个人捐款。依靠募捐筹集到如此巨额的资金,和美国大学庞大的募捐体系息息相关。
欧洲
欧洲大学变得越来越市场化,高校内部的和独立的科研机构积极寻找外部投资者。为了适应教育市场上对研究生阶段的需求,欧洲大学正在调高价格合理“出卖”其硕士课程。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中新社、21世纪经济报道、齐鲁晚报消息首席记者杨博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