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监狱直属六中队改造“艾滋病”服刑人员侧记
本报记者 郭宏鹏 张亦嵘
这两天,中队长邱庆学、指导员范宗裕一直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他们的中队———福建省清流监狱直属六中队被评为全国监狱工作先进集体!很少有人能感受到此刻他俩的心情,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太特殊了,管的是人见人怕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服刑人员甚至是得了艾滋病的服刑人员。
恐惧!绝望!不知所措!这是诸多服刑人员得知自己染上艾滋病病毒后的第一反应。继而,是抵触,是顾虑重重,是破罐子破摔。面对这样的服刑人员,干警们的人身安全确实受到了威胁,这种威胁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
于是,预防传染的防护服、防护玻璃、防护栏等隔离设施相继装备起来了,但是,干警们却发现,生理安全的屏障有了,心理上却与服刑人员的距离拉远了。
弥漫在这类罪犯身上悲观、绝望的情绪转变成对抗,监舍里时常传出服刑人员绝望的吼声和对干警的调侃:“嘿!有胆量,你就进来试试!”
用什么法子尽快打开被动工作局面?邱庆学、范宗裕找到的方法是:暂时保留执法的强制力,要用人格的力量打动服刑人员!
于是,服刑人员有新发现:入监公务,干警们不穿防护服了;谈话室的防护玻璃也被撤掉了;干警们和他们谈话是面对面的,以前横在双方间有形的无形的屏障没有了。管教曾金怒在和服刑人员小李谈话时,小李的唾液溅到曾管教的眼里,曾管教既没有擦拭,也没有指责他,小李感动了;打篮球、拔河、唱卡拉OK这些文体活动过程中,干警们给服刑人员当裁判,相互间难免有碰撞,可没有干警表现出害怕或厌恶,服刑人员甚至觉得自己是正常人了!
服刑人员的敌对和抵触就是在干警们这样的细节中,一点点地消除了。于是,干警们走进服刑人员的世界,也得到他们的信任。
服刑人员李某在治疗期间,指名要用最好的药物。到直属六中队后,他又经常无理取闹,说自己没艾滋病,得的只是丙肝,并以有病为由,抗拒改造。更为严重的是,当他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将牙刷折断吞进肚里,以此来威胁监狱领导。
管教邱庸卿和曾金怒从李某自残情节的细节入手,发现他并不想死,只是对艾滋病恐惧让他难以承受。于是,两位管教耐心地给他讲解了艾滋病知识,让他正视携带艾滋病毒的事实。经过不断反复的教育和规劝,李某打消了“我走不出监狱大门”、“我会病死在狱内”的悲观想法,而且因改造积极受到年度表扬。
在改造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服刑人员和得了艾滋病的服刑人员的过程中,干警们发现,他们除了担心在世人的眼中是瘟神而被抛弃外,还由于对艾滋病的无知而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心理障碍会影响他们弃恶从善的改造。对此,直属六中队决定把帮助服刑人员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服刑人员错误认知,增强他们抵抗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他们主动与清流县防疫站联系,邀请专业医生进监狱开设防治艾滋病知识讲座,回答服刑人员的咨询。有针对性地开设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心理教育等特色讲座,使服刑人员渐渐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
服刑人员吴某,余刑九年多,经常自言“命可能比刑期短”。为此,干警从细处入手,帮助他重新树立起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后来说,为了不让监狱干警失望,不让亲人们失望,他每天也要坚持跑步,通过锻炼,好好活着。
六中队干警们正是用这种人格的力量赢得了服刑人员的信任,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同。扎扎实实的工作,使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体会,这体会是他们的心声,也是他们的承诺:“尽管我们知道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讲,艾滋病是无法治愈的。但是,只要这些服刑人员活一天,我们就要让他们的生活精彩一天,让他们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