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莫斯科3月26日电(记者张金海)由中国海关总署、商务部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共同主办的“中俄海关合作与规范贸易秩序研讨会”26日在莫斯科召开。
此次研讨会是俄罗斯“中国年”活动项目之一,旨在开展海关、报关协会与进出口企业的对话,增进商界对两国海关在申报程序、通关监管、海关估价等方面制度和规定的了解,引导进出口企业自觉守法,共同维护贸易安全与便利。
中俄专家在会上分别介绍了各自海关在通关手续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和为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而采取的便捷措施,重点介绍了当天正式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在双边贸易中开展信息交换试点的议定书》。
根据该议定书,中俄海关将选择一至两个边境口岸海关,在进出口企业自愿参加的前提下,开展预先电子信息交换试点。
近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333.9亿美元,实现连续8年高速增长,其中2003年至2005年的增长速度都保持在30%以上。另一方面,在俄境内存在的“灰色清关”等违法行为和不规范做法给双边贸易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为此,两国商务部和海关等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着力规范双边贸易的秩序。
来自中俄两国海关、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的代表和两国报关协会、从事中俄贸易的进出口企业、在俄中资企业、中国总商会等商界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