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仙妮女士在北京。
施晓慧摄
“我住在寂静的死海边,早晨5点起床,耳畔飘着音乐,眼睛注视着窗外,开始构思新的艺术创作……眼前漆黑的夜色慢慢退去,天色红起来,渐渐地一切都变成了红色,我的血液随之沸腾,感觉到内心的激动,这时一轮红日从剪影般的山色后面冉冉升起……此刻,我激动的心情无法自已,因为我感觉到的不是简单的一次日出,而是一个新的世界的升起。”
以色列著名丝绸画艺术家鲁思·仙妮女士坐在我们对面,轻声讲述着她此次来中国举办个人画展中的组图《创世纪》的创作灵感。
仙妮已是耄耋老人,在世界各地举办过近30次个人画展,曾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贺卡大赛奖,被美国传记研究院评为“十年间最值得钦佩的女性”。但她说,在《创世纪》创作完成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来中国。因为,在60多年前那场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浩劫中,中国是拯救她的避难所,她是从那里走上艺术道路的。
仙妮至今还清楚地记得,68年前,她们全家逃往中国时乘坐的那艘意大利轮船“ConteVerde”号。她打开一本很大的纪念册,里面珍藏着她与家人流亡中国时的一些生活照片。仙妮出生在德国柏林,母亲是犹太人,父亲的家族在德国已经生活了300年,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迫远走他乡。二战爆发前夜,德国纳粹开始迫害犹太人,父亲的精神崩溃了,在母亲的坚持下,他们决定逃往中国。虽然对遥远的中国一无所知,只从一本小书中了解到一鳞半爪,但他们别无选择。仙妮感慨她的一家是幸运的:母亲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终于为全家人抢购到去中国的船票,而那些没有买到票的人,很多后来都进了集中营。他们选择了中国,这在众多逃亡的犹太难民中也是幸运的,许多逃往其他国家的人,都被拒之门外,被迫返回欧洲后,大多数也都进了集中营。只有中国的上海,是全世界惟一向犹太难民敞开怀抱的大都市,成为两万多欧洲犹太人安全的港湾。
初到上海,仙妮一家住在虹口犹太难民区。起初,30多人挤住在一间大教室里,各家只好以帘子相隔。由于托运的行李全部丢失,仙妮一家几乎一贫如洗,刚刚15岁的仙妮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一位画家,从此,喜好绘画的她开始学习中国丝绸画。学习绘画改变了她的生活。在上海居住的10年间,她学习汉语、参观画廊,走访音乐厅和影院,感受上海的魅力。生活虽然艰难,她却能在东方文化的浸润中享受到心灵的快乐。1949年仙妮移居以色列,离别上海时,她哭了,她深爱这座拯救过她全家及其他犹太难民的城市,深爱那些善良淳朴、无私相助的中国人,她将这些感激和爱深藏在心底,铭记不忘。
在以色列近60年,在丝绸上作画成为仙妮的终生事业,她是最早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丝绸绘画的外国艺术家。她说,她一直使用中国的毛笔、中国的丝绸和她自制的中西合璧的颜料作画。她认为,丝绸可以完美地将各种色彩衔接妥当,图案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丝绸光滑、绚丽、精致的质地令人神清气爽,易于激发创作热情;丝绸给人以和谐安详,能真实地传递乐观和忧伤。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特殊经历给了她理解世界的独特视角。
欣赏仙妮的画作,颇具女性的笔触中,有不少色彩绚丽的山水,似中式的写意,又融入西洋油画的写真。《清晨的礼物》在朦胧的水天花草背景下一束鲜活的紫色鲜花,清新淡雅中透出力度;《塞费德的印象》蓝白色调的塞费德城市背景,采用了中国写意手法,西洋写真的一束黄色鲜花,在忧郁中展现希望。画家以画写心声,《和平条约》中飞翔的提琴,《禁闭的门》中明亮的报春花,都强烈地传达出仙妮对光明的向往和对世界万物的挚爱。仙妮说,在以色列作丝绸画的,现在已不止她一个人,但她的画风是惟一的,因为那来自她独特的心灵感受。
作为世界知名的画家,重返她艺术生涯启蒙的故土——中国,举办个人画展,以表达她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是珍藏在仙妮心中多年的梦想。今天,她带着爱、带着几十年艺术创作成就回归她的艺术故里。她将这次归来称作“为人生循环增添的华彩一笔”,她不止一次动情地说:“我是在中国学会的丝绸绘画艺术,我非常感激有这样的机会向中国观众展示我的作品。”
这就是鲁思·仙妮的故事:当世界上其他国家都紧闭门户时,只有中国人民向遭受迫害的犹太人伸出援手,她就在其中;当世界各国大门都向她敞开时,对中国的强烈情感驱使她来到北京举办画展,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