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饭后“必修课”:看新闻
星期五晚上,谢襄没有动书包,每星期的这个晚上是属于她自己的时间,这早就是习惯了。吃完晚饭,谢襄就乖乖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这是老师让同学们看的,老师说每一个小孩子都应该了解国家大事,将来才能做这个国家的主人。
谢襄不喜欢看动画片,开始的时候,谢襄同样也不喜欢看新闻节目,只是因为她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才一丝不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每晚7点钟守候在电视机旁。时间长了,她慢慢地习惯并且喜欢上了看新闻,有时她会想象着这上面的大小事情都是由自己来处理的,几天前,她甚至想到有一天也许会去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两会,听温爷爷作报告……
今年春节,谢襄跟着爸爸妈妈回了河源老家。在亲属们眼中,小谢襄是“人见人爱”的好孩子。这个春节,叔叔阿姨们给的红包塞满了她的口袋。离开那天,爷爷奶奶不舍得小孙女走,一送再送,谢襄从口袋里拿出两个红包,“爷爷一个,奶奶一个,是我孝敬你们的。”
谢襄的爷爷和外公26日从老家坐了大半天的车赶到坑梓。爷爷没想到,春节这一别,竟然成了永诀。但在外公看来,爷爷还是幸运的,“我一年多都没有看到这个孩子啦,”外公说起来就语不成声。
“孩子是我心头的肉。”谢襄的爷爷指着粘在客厅墙上的一张照片说。这是谢家全家人唯一的一张合影,是在谢襄3岁那一年照的,照片放得很大,里面的人都因此有些模糊了。照片上的谢襄被妈妈抱在怀里,调皮地做着鬼脸。
星期六躺着读书憧憬未来
星期六的上午,小女孩谢襄睡了一个“懒觉”,直到8点多才起床。冲凉之后,谢襄拿着个小拖把里里外外地跑,把两个房间和客厅的地拖得干干净净。“她会做家务,洗衣服拖地都会做。”母亲黄女士遭到这样的打击,提到小谢襄就泪如雨下。
这一天,小女孩谢襄做了很多事,做功课,做完了老师布置的周末所有的作业;收拾房间,把家里所有的房间都拖得干干净净;看书,白天看的是一本外国的科幻小说;洗衣服,上学时穿的校服和爸爸的一件白衬衫;看电视,一个儿童知识竞赛和晚上的新闻联播……
谢襄的爸爸一直对女儿要求非常严格,虽然女儿年龄很小,但他希望女儿能够从小就独立,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谢襄平时喜欢和爸爸在一起,有什么事都愿意和爸爸说,为此妈妈还有点“吃醋”。
看完电视,谢襄躺在床上拿起三国演义,她刚好看到诸葛亮戏弄司马懿这一段。虽然爸爸好多次告诉过她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但谢襄还是觉得这样很舒服,而且她觉得看诸葛亮必须要躺在床上看——这样她会迷迷糊糊地觉得自己也变成诸葛亮了。最关键的是,这天晚上爸爸上夜班,而妈妈是不会干涉女儿的自由的。
谢襄睡着了之后,妈妈走进了她的房间,帮她把书放在一边,盖好被子,关掉灯。在关灯之前,妈妈对着睡熟的谢襄看了好久:女儿的将来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将来?她会幸福吗?“希望她一生平安,这是妈妈最大的愿望。”黄女士的眼睛依然死死地盯着记者,祝福的话竟然可以说得如此悲凉吗?
星期天熟悉的路变不归路
星期日这天,家、姑姑家、菜地、果园,这几个在平常再熟悉不过而且充满温情的地点,串起来却成了小女孩谢襄的不归路。
这天上午,小女孩谢襄的爸爸下夜班回家就和妈妈一起出去买菜,谢襄用电饭煲煲了一锅米饭,米饭的香味弥漫在房间里的时候,爸爸妈妈刚好回来了。
谢家每个星期日的早饭和午饭是合并成一顿吃的。这顿饭有谢襄最喜欢吃的一个菜,把菜叶用水泡软,包上肉末和几种蔬菜的颗粒放进锅里蒸,谢襄吃了好多菜包儿,把小肚皮撑得圆圆的才放下筷子。
走出家门,小女孩谢襄走上了不归路。甚至在学校老师接到谢襄父母电话的时候,都没有人会相信故事的结局竟然是生命戛然而止。
谢襄的班主任吴老师悲痛难言,“三年的相处,我对我的孩子们有太深的感情。”对她而言,每一次提及早逝的谢襄都是一种难言的触痛。“我会把谢襄的点点滴滴都写下来的。”吴老师这样答应记者。
追思
追思热线:
020-87388888
0755-83325000
纪录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
逝者:谢襄(化名)
性别:女
年龄:10岁
籍贯:广东河源
生前职业:小学五年级学生
追思人:其家属,老师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高爽 实习生 王俊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单增辉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