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讲述与战士报同行一起采访报道抗战胜利60周年的故事
林洁
对《战士报》记者杨勇军,我至今都怀有一丝愧疚。
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联合采访,这个年轻又有点腼腆的军人,被分配到了“西南组”。
与东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几个当年抗战的主要战场不同,《战士报》对西南战场的用稿量不会太多,而我们呢,面对曾经一直未能多着笔墨的“中国远征军”,热切得恨不能挖回每一个细节。
于是,“霸道”的我,完全按照我思我想制定了采访路线,“哄”着杨勇军就直奔滇西了。
到保山城已是晚上。我要去采访的第一站就吓了军人一大跳,是个酒吧,名字叫“史迪威公路”。军人固有的严谨让杨勇军满腹怀疑,虽然他没说出口,不过他心里肯定觉得我是借口去玩。
又是“哄”着他去了。在那间挂满滇西抗战老照片的酒吧里,我如愿地见到了酒吧的主人杨建明,他一头长发,很现代。可就是这样一个他,和几个朋友发起了资助困难抗战老兵的活动,他以自己酒店的盈利资助100名困难老兵每月100元。杨建明在讲述老兵如何困难的时候,杨勇军拿出了笔记本,记得很仔细。
从那以后,杨勇军就无怨无悔地成了“西南组”的总后勤,更准确地说,我们一路沾着“最可爱的人”的光彩向前进。
我们不通当地语言,不怕,有杨勇军。因为他,保山军分区专门分派了一名当地军人陪同我们采访。于是,问路有人,再偏远的老兵的家我们也找得着;于是,翻译有人,老兵最含糊的话,我们也弄得准确明白。
我们不会喝酒,不怕,有杨勇军。这个可爱的军人,自己酒量也不好,可是遇到任何要喝酒应酬的场合,他总是为了护住我们而“牺牲”自己,他总说我们采访任务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知道有人遇到过讲好价钱住进酒店后,酒店还主动降价的好事吗?因为杨勇军,我们遇到了。在腾冲住酒店,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房价砍到了一个自认为很优惠的价格后,住下后准备出门采访,却接到酒店大堂的电话,说他们老板看到了杨勇军的军官证复印件,指示我们的房价再降三分之一。
就这样,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每一项采访。后来,杨勇军才告诉我,对滇西抗战,《战士报》计划中也就需要一两条稿而已。
我心一热。
后来向其他四组了解,每个《战士报》随组记者均如是。
2005年8月,集结联合采访心血的羊城晚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分三期发行,历史资料丰富翔实,现场采访生动感人,新老照片撼人心魄,再一次成为我们两家报社献给历史的最好礼物。
1998年长江抗洪现场,官兵拼死抢险,两报记者共同见证这一刻
叶健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