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本质上是制度文明。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期,一些领域中制度建设的缺失客观上造成腐败病毒易发多发,反腐败难度系数加大。在2007年元月召开的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软肋一:跑官买官渐趋隐蔽,换届浮躁症易发
杨光洪(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尽管黑龙江抓出了马德这样的卖官鬻爵者,但毋庸讳言,送礼、跑官的社会风气并没有完全根治。就像列宁所讲,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社会风气的扭转比揪几个腐败分子、查几个大案要案还要困难得多。像马德案中直接送10万块钱要提一个官的情况,现在有没有呢?也有。但是多数人已不这么直接买官,而是间接进行长线感情投资。不管我今天求你办不办事,只要你是书记、领导,我就和你搞好关系。逢年过节我去给你送点钱,你生病、你家属有病的话,我也送点钱。马德等一些人的很多钱都是这么送上门的。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好像不送钱就不好使。在我国一些地方,经济并不发达,社会财富并不多,但盛行所谓的穷大方,穷显摆,借钱也得去请客送礼。所以,要恢复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我们纪委战线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许云昭(湖南省纪委书记):不少民间顺口溜反映出官场关于干部提拔的某些潜规则。少数地方还是圈内人选圈内人,不跑不要的上得慢,甚至没份。空手套不住白狼,跑官要官一般总会伴生行贿问题。手头没钱怎么办呢?老板提供资金,拉票贿选。湖南极少数干部傍大款,一度到了官商勾结,形成利益联盟的地步。有些干部是直接、主动上了跑官、买官的贼船,有些人则间接、被动地跟着上了贼船。对此,在处理上总体上应该严格,但对具体人的处理也要区别对待,宽严有度。在少数地方,现在也出现了跑要职称、学历的新动向,值得重视。
臧胜业(河北省纪委书记):我感到时下浮躁之风在一部分干部身上刮得很盛,突出表现在跑官要官上。一些年轻干部心思不是用在工作上,去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而是老想着自己官运亨通,在一个岗位没呆几天,就琢磨下一个岗位。不久前,我们查处了秦皇岛市青龙县原县委书记,在他调整职位前,283个干部得到了他的突击提拔和调整。这说明有跑的,也有跑成的。对此,我们必须在教育和制度上加大工作力度。
王侠(陕西省纪委书记):确实有极少数干部热衷于搞人身依附与裙带关系,编织自己的“关系网”,搞小圈子。这些人往往心浮气躁,特别是在换届或干部调整之际,一门心思拉关系,到处活动。跑官要官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选人用人机制,有人跑出了效果,很多人就会起而效仿。所以,解决跑官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情况下,还应加强在这方面的监督。陕西针对市县乡换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跑官要官、带病提拔等违规违纪现象,派出4个巡视组开展换届专项巡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核实,对3名有问题的干部取消了提名或予以免职,效果很好。
软肋二:对一把手的监督依然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
许云昭: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始终是个薄弱环节,也是反腐倡廉的一大难点。根本问题是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在一些市县,书记说句话,县市长都不敢吭气,更别说其他党员干部了。湖南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在当地就“占山为王”,大权独揽。我觉得巡视制度确实能发现不少问题,有助于加强对省、市、县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注意选配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当巡视组组长、副组长,提高巡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及时掌握群众反映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
杨光洪:一些地方党政一把手权力太集中了,监督往往成了真空。这里面根本上是个体制机制问题。所以,权力还是应该合理分散、科学配置,建立分权机制和制衡机制。在党内监督的具体制度上,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巡视和派驻、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有助于在权力运行中增强党内监督的实效性,因此要认真执行好。
臧胜业: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往往越往下越走样,特别是某些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一言堂”、一人说了算比较严重。但这个问题不像贪污贿赂那样容易定性,查处起来比较棘手。关键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从体制上保障权力结构合理化、权力配置科学化、运行程序严密化、权力制约有效化。明确各权力层次、权力主体的职责,逐步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防止越位、缺位、错位。
王侠:我们听到一些反映,说是纪委监督太软,群众监督太远。监督不到位,监督乏力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当前要下大气力抓好党内监督。我们党内素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传统,但近些年弱化了。现在的民主生活会在有些地方成了互相评功摆好的专题会。陕西省纪委近年通过警示训诫防线建设,把党内批评制度化,将反腐败的关口前移,为干部树起一道“防火墙”。加强党内监督还有个重要环节,就是对监督出来的问题必须进行严肃处理,严格责任追究。但是,现在安全生产事故有人追究,重大决策出现问题,用人、上项目出现问题等,谁来追究、追究谁,都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强化责任追究,监督才能到位。另外,还有一个整合监督资源,发挥整体效益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八大类,目标都是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任何一种监督形式、任何一个监督机构,都不能“包打天下”,要逐步形成监督合力。
软肋三:商业贿赂“水浑泥多”,手法多变
许云昭:去年,医药、教育系统查处了不少商业贿赂案件,主要是这两个系统人员一般没有很硬的后台,没人说情打招呼。治理商业贿赂重点还不在医药部门、教育部门,要着力打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矿产开发等领域的活老虎。诸如修路造桥重点工程,一旦发生商业贿赂,数额就非常巨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资金密集、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湖南查处了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局长杨志达受贿案,全国交通部门的不少厅局长近年纷纷落马,这些不是偶然的。目前,房地产领域也成了一大块肥肉,在土地、规划、价格三个环节都容易诱发权钱交易。经济适用房有的也搞歪了,价格上如果每平方米多核定100元,几十万平方米下来,就会净赚几千万元啊。
王侠: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商业贿赂赖以存在的基础一时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在专项治理工作中,既要治标,又要治本。针对自查自纠和查办商业贿赂案件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等各项改革,加快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臧胜业:商业贿赂无孔不入,名目繁多,如送卡、送券、送证、提成、回扣等。一些领导干部的秘书等身边人以及妻子、子女等家里人收受贿赂后,插手招投标、商品交易,打着领导的旗号,到处牵线说情。陈良宇、王昭耀、丛福奎等案都存在这种情况。有些领导对商业贿赂一开始是抵制的,后来耳根软了,架不住老婆孩子的蛊惑,收一点贿赂,从此越陷越深拔不出来,收不了场。所以,有必要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一次申报登记。决不允许为领导干部的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方便。
商业贿赂问题涉及面确实很广,情况非常复杂。有些领域和行业的问题相当普遍,在一个单位内就涉及多个岗位、多个部门、多个层次的人员。要正确把握好法律政策界限,既要区分正常的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的政策界限,又要区分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既不能降低要求走过场,也不能脱离轨道,搞群众运动。
杨光洪:一些商业贿赂的方式更隐蔽了,更多变了。不是像过去那样送票子,而是送房子,送车子,送孩子。所谓送房子,就是拿一套房子给领导住,但不过户,而是以借的名义给他,住个十年八年也没人管。所谓送车子,我给你弄辆车,我也不说这个车是送给你的,你就开吧,开到报废拉倒。所谓送孩子,就是掏钱送领导干部的子女出国留学,或拉领导干部的儿子媳妇来自己的公司工作,一个月给很高薪水。这类问题怎么去处理?我们现在的法律跟不上。所以,要深入到市场经济新领域和深水区,摸清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部位和环节,前瞻性地出台相应法律和政策措施。
软肋四:谁来监督监督者
许云昭:对监督者的监督目前成为新难点。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地位日高,权力日大,工作半径扩大,因此也成为各种腐败分子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之一。2003年以来,湖南常德、娄底、郴州三个市的纪委书记相继东窗事发,还有一位省纪委副书记落马。这在当地乃至全国引起不小的震动。“家丑外扬”并不是件坏事,为了预防“祸起萧墙”,我们加强了对全省2万多名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形成纪委内部的“纪委”。除了调整充实内部监督监察室外,还聘请党代表、民主党派人士以及新闻记者担任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我对许多市县纪检监察同志说,媒体有权利向公众反映真实情况,对舆论监督人为地设卡阻止是种愚蠢的行为。要形成全党抓反腐倡廉的氛围,不能单靠纪检一家孤军奋战。
王侠:监督无特区。纪检监察机关也应该接受各方面监督。失去监督、拒绝监督也会出问题,这方面的教训也不少。纪检监察机关也是执纪机关,要特别注意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纪能力,在任何时候都要秉公执纪,敢于碰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软肋五:公款吃喝奢侈风久治不愈
臧胜业:干部公款大吃大喝严重,此风在下面根本没能刹住,解决多年也没有解决好。一些领导下去还是层层陪同,层层招待,大车队车水马龙,大酒店慷公家之慨。奢侈浪费虽是作风问题,但往往与腐败粘连在一起。然而这个问题不太好查办,应从法规、制度层面加以解决。
杨光洪:咱们国家为什么饮食业发展这么快呢?原因之一就是公款吃喝成风。现在要提严禁公款胡吃海喝,有人就嘲笑纪委很左,思想保守,破坏经济环境:你不吃喝外商能进来吗?你不吃喝资金能引进来吗?不可小觑浪费之风、奢靡之风,实际上,这是一种甚至比贪污受贿更腐败,对党的形象和人民利益损坏更严重的歪风。但大家现在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到,干部们心安理得,习以为常了。群众过去对吃喝问题老有意见,现在也就默认了,也不提了。因为群众知道,提了也改不了。
许云昭:公款吃喝风源于财政预算宽。国外预算制度严,政府招待时规定哪些高档菜绝对不能点。而我们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却可以随意更改人大通过的预算,就是超了预算,人大一般也认。因此,要强化财政预算的硬约束。
软肋六:对“两面人”、形象工程疏于惩治
臧胜业:有些干部不做事而善作秀,专门给上面看,给外人看,搞面子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玩数字游戏。许多人空喊求真务实口号,吹牛皮说大话,实际行动则背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许云昭:一些干部不讲真话,不干实事,弄虚作假。而那些讲真话的人有时得不到一些地方组织的肯定和信任,反而受委屈,得罪人。这种导向导致大家说空话、假话,或者说痞话(黄话),图个一笑了之,不担任何责任。有些干部是“双面人”,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在台上是讲给别人听的,是居高临下要求别人怎么做而不是自己要怎么做。有些干部只对上负责,因为群众决定不了他的升降奖惩。如何让干部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值得深层次探讨。
王侠:我们发现,一些干部不讲诚信,言行不一,表里不一,阳奉阴违。有的甚至对付上级,比如,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讲一套,做一套,结果造成政令不通,政策“梗阻”。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而某些地方与科学发展观南辕北辙,违背经济规律,盲目招商引资,上项目、办企业,大拆大建。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实,官德不好,只说不做,甚至说一套做一套,搞形象工程等,群众一看就明白。因此,当领导干部的必须言必行、行必果,干事立身、干净做人。
杨光洪:前几年,到处修广场,搞草坪,搞标志性建筑,连县城、农村都搞,实际上是最大的浪费!毛主席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贪污我们惩处了,浪费就没人处理,所以助长了铺张、摆谱、浪费、奢靡之风。黑龙江有个市修了个很大很豪华的广场,但平时就没多少人去,也就是供上级领导参观一下,搞点喷泉什么的。再就是楼堂馆所,有的一个厅(局)长,其办公室就有整整200平方米。有些城市改造也是做表面文章,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明道和暗道景观大不一样。我们老说形象工程不能搞,但到底处理谁了?抓了哪个典型了?我们领导下去检查工作,谁批评了形象工程?中央纪委七次全会要求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纪委督促检查的重要内容,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必要,形象工程问题也理应纳入到反腐倡廉的工作格局中来。尤其对那些占用土地、劳民伤财、花拳绣腿的形象工程,就该大张旗鼓地严肃处理,抓几个坏典型。空喊没有意义啊,按老百姓的说法,“你不打到他的头上,他就不知道疼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