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周继坚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是香饽饽的大学生和留学生,如今有大把人找不到工作;而许多企业却不断诉苦招不到技术工人,最近两年还一度出现“民工荒”。
今后找工作会越来越难吗?对此,广州市劳动部门分析去年以来的就业形势时表示,全市就业再就业仍然面临沉重的压力。诸多挑战越来越考验政府的就业工作体系。
就业,我们一直在追问
2006.12.5 在中山大学举办的一次场面壮观的招聘会上,找工难可见一斑。夏世焱/摄
2005.5.9 本报《深读新闻》以独特视角报道“大学扩招的‘七年之痒’”,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2005.3 本报在广东媒体中率先以独家深入调查的方式,连续半月报道珠三角“民工荒”问题。
民生故事
“80后”海归
艰难求职路
“没想到留学回来都难找工作。”刚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李伟(化名)向记者诉苦:“没有面对留学生的专场招聘会,我们只能和国内本科毕业生一起赶场应聘,感觉好迷惘。”
记者了解到,随着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加,“80后”海归已经陆续成为近年来回国找工作的主力。
但“洋文凭”不再是敲门的“金砖”,不少小“海归”迟迟找不到工作。李伟说,他一位去年9月份回国的同学至今也没有找到工作,现在还在媒体实习。
李伟在英国读的是营销学,但在应聘国内相关专业岗位时,企业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和李伟一样,在英国读完旅游管理回来的许莉(化名)也说,去酒店应聘都需要有实习经验,但她在英国读的课程都是很紧的,假期也要打工,根本没时间进行专业实习。李伟告诉记者,管理、营销类是出国留学的热门专业,没想到回国并不好找工作。“我对薪酬的期望是月薪3000元,不过,只要能进大公司,那就对薪水要求并无底线。”
据了解,目前“80后”海归在广州市留学人员中所占比例超过两成。不少企业的招聘代表表示,招聘只看能力不看文凭学历。“出去一两年混个文凭回来,并不代表就比国内学生强。”
“事实上,一些在国内读研的同学就业也很不乐观。”李伟告诉记者,他的一个同学在某高校研究生毕业,现在仍然不得不为找工作在珠三角几个城市来回奔走,“她学的是传媒方面的专业,现在媒体招人不多,都注重实践能力,硕士生还得跟大量的本科生同台竞争。”
专家观点
结构性失业是最主要问题
陈斯毅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处长
针对今后的就业形势,陈斯毅认为,当前广东省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结构性失业是当前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陈斯毅指出,就业困难群体持续增加,尤其是青年失业问题趋于突出,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他表示,首先表现在劳动力供给结构将发生新变化,从广东来看,未来本省劳动力供给大体维持在去年218万人的水平(未包括外省新入粤的劳动力)。其中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大,估计有90万,青年劳动者成为劳动力供给的主体;城镇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大约有68万;本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人数60万。
其次是劳动力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技能劳动者和新兴服务业的需求将明显增加。目前,广东产业结构正在加速由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因而对就业需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陈斯毅说,在各种政策因素的作用下,劳动力市场需求将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即随着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投资减少,企业对低端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减少,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会明显增加。他预计,在新的一年里,基层、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就业岗位将明显增加,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的新职业成为就业的新增长点。
政府规划
“十一五”全省每年新增百万岗位
记者从《广东省就业“十一五”规划》中看到,“十一五”期间,城镇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外来工入粤就业的压力仍然是越来越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此,政府部门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00万个,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8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将控制在3.8%左右。预计“十一五”期末全省城乡从业人员总数达到5600万人。
重点一:打破城乡就业壁垒
根据《广东省就业“十一五”规划》,政府仍然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作为重要目标。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首先将建立健全失业预警机制,避免企业大量裁员造成大规模失业。同时,在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加强区域间产业转移,鼓励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承接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缓解区域性就业压力。
打破城乡就业壁垒也是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规划》称,将加快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和限制性规定,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十一五”全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将达到400万人。
重点二: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适应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政府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是抓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新兴支柱产业紧缺的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投入20亿元建设“技工学校建设工程”,到2010年全省技工学校在校生达到50万人以上,全省建设100个重点技工学校实训中心。
完善现行的就业援助制度。将现行适用于大龄再就业困难群体的特殊扶持政策,扩大到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山区和艰苦行业就业,扶持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时,投入6亿元建设“创业富民工程”,将培育100个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开发1000个创业项目,预计能带动就业30万人。此外,《广东省促进就业条例》也正在起草并提请省人大审议,建立起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大龄再就业困难群体更需政府扶持。宁彪/摄
数字就业
2000年
广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22.6万,失业率为3.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2年
广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约32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003年
广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23.99万,年末失业人数为7.28万人,再就业率升至66.29%,而失业率仅为2.7%,同比下降0.86%,特困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2004年年末
广州市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77万,为近5年最少,同比降幅达3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2%,同比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创近5年来的新低。
2005年年末
广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42万人,比上年年末减少1.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8%,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全年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72万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指女40岁、男5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3.88万人上岗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4.26%。
2006年
广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5.9万,其中已有6.9万人在今年上半年就业。广州市42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已有27万人实现转移就业。
政策导向
既鼓励打工,也鼓励创业
记者从广州市劳动保障局了解到,作为广州市2007年就业工作的目标,相关部门将力争年度开发就业岗位20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今年1月1日起,政府将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进一步促进就业:
1.对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和劳动合同期限,按本市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和缴费比例,对用人单位缴费部分给予累计不超过3年的社会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补贴。
2.对从事灵活就业,在区就业服务机构办理了就业备案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按本市灵活就业人员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和缴费比例,给予累计不超过3年的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应缴额度50%的补贴。
3.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招用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的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可根据其劳动合同期限相应延长,直至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4.大学生自主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根据规定,持有《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卡》的学子,在毕业两年内自主创业或合伙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均可申请小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2万元,贷款年限最长不超过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