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儿还能捏出什么花儿?”当记者亲眼见识了徐海峰的手艺,看着葫芦上的精美“雕花儿”、托盘上的老北京风情,还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奥运福娃穿梭其间,很难想像,这些真的是用面捏出来的。
前门西河沿大街188号一座普通的大杂院里,“老”艺人徐海峰正忙着和面。三十出头的他,专修面人已有十多年。虽然在圈内名气不大,但手艺很是了得。业余爱好捏面人的父亲从小就给他启了蒙,老人的初衷本就是哄孩子开心,没成想这竟成了小徐日后吃饭的“家什”。
心灵手巧的徐海峰很快便吃透了父亲的手艺,捏个孙悟空、猪八戒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于是在做了面人师傅潘大鸿的高徒后,小徐把自己的手艺摆到了王府井的小吃街。
五年下来,徐海峰的手艺在这里得到了实践。数千个各具风格的面塑作品,一改传统的人物造型,通过面艺建筑、葫芦与面艺结合等创新方式,摸到传统民间工艺的时代脉搏,令人耳目一新;而同时攒下的人气也让他离开王府井后至今仍“订单”不断。
“今年去逛厂甸庙会唯一的收获就是买了个据说是北京民间面塑第四代传人徐海峰的面人!实话实说,确实挺细……”几天前,“坛子”里有的网友还在回味小徐的活儿。白继开摄影报道B149
图二:在葫芦上“雕”出面塑,将二者巧妙结合是小徐自创绝活儿。
图三:由成贤街牌楼、四合院、福娃、六十六子组成的《团结和谐中国年》花了小徐两个半月才创作完成。不但在今年厂甸庙会上颇受欢迎,如今还时常被请出家门展出。
图四:为观察小鸡的动作与神韵,母亲为小徐买回八只小鸡当模特。
图五: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摆放了两张双层床,床的上铺都堆满了小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