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教育北京3月31日讯(记者陈岚)今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联合主办的《丁祖诒文集》首发暨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瑛,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邓友梅、张锲,全国政协文教卫委员会副主任王巨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长舒乙,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等出席,阎纲、周明、何西来、雷抒雁等众多评论家、作家以及多家媒体也悉数到场。同时,李瑛、邓友梅为文集首发揭幕,中国文学馆常务馆长李荣胜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馆接受了丁祖诒的签名赠书,该书已被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
丁祖诒系西安翻译学院院长,陕西省政协常委,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于60年代翻译刊出了近百万字译文,80年代主编了30万字的《英语常用词用法手册》,90年代中期参与编写出版了《经济英语》、《外贸函电》、《计算机基础》等10多部陕西省自考指定教材,90年代末期主编出版了20册1280万字的“全面素质教育手册”等多部巨作。
《丁祖诒文集》由著名评论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先生作序,是一部集丁祖诒创办西安翻译学院20年来不同历程中所撰写、发表的各种体裁的的作品。是丁祖诒“用他的专业为文,用他的理想为文,用他矢志不渝的奋斗为文,用他的一腔热血为文”的经典之作,也可谓是书写西译这部巨著的如橡大笔,是书写民办教育这部巨著的如橡大笔。
这是一部含有论文、美文、致辞、访谈、评论在内的50余万言、图文并茂的文集,有对他自己成功秘诀的演绎和条分缕析的理性思考,也有对中国高教事业,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前瞻思考,精辟论述和深邃见底。有20年风风雨雨的西安翻译学院人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而今的燎原之势不同时期的作者切身感受,独特体味和由衷感慨。
文集以时为序,以事为宗,分门别类,纵横交织,规模庞大,结构严谨。最突出的特色是,集中体现了丁祖诒从民学实践中形成对中国民办教育的理性思考,关于西译模式,西译理念,西译现象,论作中作了独特而详尽的的阐述和论析。当然,也集纳了他在京新闻发布会,理论研讨会,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在北京大学、博鳌论坛等处所发表的论文和演讲。
整个文集立意高远,气势恢宏,论事精辟,析理透彻,以独特的视角,高屋建瓴,第一次也是第一个深刻、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民办高教事业的发展态势和未来方向,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建树的理论观点和实践论证,旁征博引,博大精深,义正辞严,铁骨铮铮,字里行间,处处漾溢着一代教育家高远的人格风范和敢为天下先的英雄豪情以及对教育矢志追求,勇于献身的执著精神。
文集的出版填补了我国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可谓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部破天荒的经典文献,也是一部引领中国民办高教发展航向的不可多得的巨著,是成功的民办高教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研讨会上各位学者纷纷发言,对《丁祖诒文集》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