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的策划,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的总顾问,但是真正让她迅速红透祖国大江南北的却是在《百家讲坛》上说《论语》。这就是著名的《百家讲坛》“学术超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昨日上午,于丹来到厦门新华书店富山门市为喜爱她的厦门读者举行《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会。虽然此前网络上十博士联名抵制于丹的消息“泛滥”,但是厦门的读者丝毫未受影响,签售现场还是来了近千名于丹的“粉丝”,一些“铁杆粉丝”自称“鱼丸”,场面十分火爆。利用签售会开始前的短短20分钟时间,于丹接受了新闻媒体的采访。
研究
我对孔子“敬而近”
记者:您在《百家讲坛》上讲完《论语》,又讲《庄子》,两部经典,您自己更偏爱哪一部呢?
于丹:在生活中,我可能会更喜欢庄子。但是在《百家讲坛》上,无论是讲《论语》,还是讲《庄子》,都首先是我要完成的一个职业化要求,所谓职业化要求,我的理解就是不能带有个人的好恶,都要讲好。至于我对庄子的感情那是属于我个人学术经历的东西,是我个人兴趣的一种表现,我不能在《百家讲坛》上任性地表现自己的兴趣。
应该说,在《论语》与《庄子》的讲法上,共性还是更多的。首先它们都是经典,我应当把经典中最核心的价值、适用于民生的、能活在当下的价值为大众介绍出来;第二,都要讲究传播策略,因为毕竟我们是在大众传媒平台上,面对的是普通的电视观众,而且电视的制作有它的规则以及群体性的特征,所以我选择讲演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离大家生活比较近的东西,以一些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小故事为承载平台。
记者:您是怎样看孔子的?
于丹:在我心里,我觉得自己对孔子是“敬而近”,也就是说,我对他心怀崇敬、敬佩,而十分愿意受教于他的精神,不会敬而远之。我认为,孔子提供给我们的言论是朴素、温暖、简单的,这些简单的真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流淌,在现在,这种文化基因照样可以唤醒,有时你还会觉得这位朴素的老人在文化的源头对着我们微笑。
记者:《百家讲坛》让您迅速走红的同时,也为您招来了非议,有人说甚至说让您下课,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于丹:现在中国文化需要上课的人,比需要下课的人多。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文化做事,欢迎他们也做。我还是这个说法,和而不同。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他们可以用他们的方式去研究,我用我的方式去进行普及。我认为,这个价值不能相互替代。
记者:讲完《庄子》您还计划在《百家讲坛》讲什么呢?
于丹:暂时没有什么计划了。之前我就一直在《百家讲坛》担任策划,《论语》和《孔子》都是我们策划了很久的两个题,可现在我一下子都讲完了。所以,现在的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回到学校,搞我的科研、搞我的教学,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充充电,要知道教学和科研工作才是我的正业。我最近都在忙于大学里的影视传媒教学、学科的研究以及影视传媒系的行政工作。
著作
我的书不是“心灵鸡汤”
记者:现在很多人把您的书说成是“心灵鸡汤”,您对此怎么看?
于丹:我不这么认为。我自己写的内容我有明确的界定,它是经典的心得,我想心得就是每个人用自己的生命感悟所做的一种体验、一种延伸、一种诠释,而至于说大家怎么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现在的说法又岂止一种两种,把时间浪费在千种百种的诠释上,那我就不能做我当下的事情了。所以,我只做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记者:因为您的书卖得太火,现在市面上都出现了什么“于丹说八子”之类的伪书了。
于丹:这是我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因为盗版和伪书首先伤害到的是读者的利益。像“于丹说八子”这类书,我根本没有涉及,这些打着我的名义流行的书不是盗版书而是伪书,这些伪书就是一个非法的牟利手段,而读这些伪书的人会受怎样的引导,又会怎样去面对经典,这是我最担忧的问题。盗版还会伤害到出版社和正版书,如果没有盗版书的冲击,正版书的市场空间还会更大。这些伪书还侵害了作者的知识产权和作者的名誉,因为毕竟我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我署名了就文责自负,而市面上这些伪书,我对它们的内容是无法负责的。因此,我想请厦门的媒体朋友一起呼吁,让我们共同来打击盗版。
好友
易中天是个真性情的文人
记者:当您在百家讲坛说《论语》时,易中天教授首先发了帖子说“于丹真棒”,而之后《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是由易中天先生来做序的。你们俩之前就相互认识吗?
于丹:我和易老师在录《百家讲坛》期间交流并不多,之前我俩甚至互相都不认识,但现在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之间有非常好的友谊。易老师作为一个学术前辈,对我很提携,而我对他也非常敬重。我觉得,他身上有中国知识分子难得的风骨,外在张扬的傲气,可以率意独行,他是一个真性情的文人。
记者:也有人批评易中天教授?您对此怎么看?
于丹:易老师是《百家讲坛》一位著名的主讲人,首先,他了解怎样从古典文化经典价值中发掘出他自己独到的心得;第二,就是在传播策略上他有自己的人气,有他自己的个性风采,所以他是一个比较贴合《百家讲坛》主讲人本体要求的一位学者代表。
读城
厦门的气质是清秀的
记者:能说说您对厦门的印象吗?
于丹:我到过厦门好几次了,对这个城市充满了好感。厦门在我眼中,是一座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能够水乳交融的城市,鼓浪屿就是她的代表。我记得那里除了垃圾车可以上岛之外,其他机动车辆都不得上岛,我觉得这座小岛真是一个在现代制度保护下、依然保持了那种最古朴的人文风情,而人文风情又与自然景观水乳交融的地方。
所以,厦门留给我的印象是灵动的、温馨的、天人合一的、特别适合人居的一个城市,她的气质是清秀的。
人物名片 海鹰 实习生 陈冬
?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现场花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
“鱼丸”把于丹的书
当成送礼首选
鉴于于丹在各地举行的签售会都十分火爆,厦门新华书店对本次签售会可以说是“严阵以待”,特别为本次签售会准备了签售号。厦门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书店上午8:30准时开门,在开门之前,已有40位“鱼丸”排好了队,把前40个签售号“消灭”了。
上午9:35,于丹在中华书局出版社和厦门新华书店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签售现场,“鱼丸”们立刻送上了真诚而热烈的掌声。特别让书店工作人员感动的是,在于丹接受记者采访的20分钟时间里,喜爱于丹的读者按照手中的签售号自觉地排队,等候签售的人很多,现场秩序却非常好,连陪着于丹在各地举行签售会的中华书局出版社的工作人员都感慨万分:“厦门的读者真好!厦门人素质高!”
记者看到,有不少读者还抱着几本、十几本《于丹<论语>心得》准备请于丹签名,他们说:“有于丹亲笔签名的书是送亲戚和朋友最好的礼物。”
据介绍,在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签售时间里,厦门新华书店富山门市共售出《于丹<论语>心得》650本,超过了此前于丹在广州图书中心一个半小时签售500本的数量。厦门新华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本次签售会还允许读者带书来签名,因此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于丹亲笔签名的图书应该超过1000本。(海鹰陈冬)
于丹昨日来厦,她的智慧和亲切的言谈再次打动了读者。(黄嵘 摄)本报记者 海鹰 实习生 陈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