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种植意向报告导致CBOT农产品价格暴跌,其中玉米各合约均被封死在跌停板上,暴跌20美分/蒲式耳;大豆和小麦受其拖累,也下跌了15-20美分/蒲式耳不等。美国农业部出乎市场预料的调整,将使下一产季农产品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价格也将因此重新定位。
上周五,美国农业部发布了两个报告:种植意向报告和美国作物季度库存报告。这两份报告的三个变动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跌,这三个变动分别是:一是玉米面积大幅增加;二是季度库存报告揭示饲料需求疲弱;三是轮作土地转换面积大幅增加。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种植报告中,美国玉米2007/2008年度的播种面积为9045.4万英亩,按照150蒲式耳/英亩的单产和91%的收获面积计算,2007年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23.5亿蒲式耳。如果按照玉米容重750克/升把蒲式耳折合成玉米的重量就是:123.5亿蒲式耳×0.0254(换算因子)=3.1369亿吨。如果我们把美国玉米需求总量预估为3.1亿吨(包括出口)的话,那么我们会看到,美国2007/2008年的产需基本平衡,年转结库存不但不会减少,而且会小幅增加400万吨,这与前期市场对下一产季的美国玉米库存继续大幅减少40%-50%的预期截然不同。
季度库存揭示饲料需求疲弱
季度库存报告揭示的是当前玉米需求的水平。美国作物年度第二季度的玉米饲用需求缩减1.59亿蒲式耳,比去年同期下降10%。这么算来,今年最终饲用需求56.5亿蒲式耳,农业部目前的预测在59.75亿蒲式耳。换句话说,在其他各项变动不变的前提下,2006/2007年度的期末库存将增加3.25亿蒲式耳,3月份美国农业部预测2006/2007年度的玉米期末库存为7.52亿蒲式耳,那么现在应该增加到10.77亿蒲式耳。
2006/2007玉米期末库存的增加,意味着下一产季的期初库存的增加,再按照上文中面积增加的幅度和单产水平去估计,那么2007/2008年美国玉米的期末库存将达到10.8亿蒲式耳,比当前年度增加43.6%!库存消费比也从当前年度的8%上升到11%左右。
需要一提的是,我们是按照150蒲式耳/英亩的平均单产计算的,如果2007/2008实际的单产水平超过150蒲式耳/英亩,比如为152蒲式耳/英亩,那么2007/2008年美国玉米的期末库存将达到16亿蒲式耳,而2007/2008年的库存消费比会上升到15%。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玉米的库存消费比在8%-22%区间波动,其中轴为15%,对应的CBOT玉米的价格为200-300美分的波动区间,11%-15%的库存消费比对应的是250-300美分/蒲式耳的价格波动区间。因此,相对于目前380美分/蒲式耳左右的价格水平,CBOT玉米的下跌不是一个跌停板所能解决的,还有很多下坡路要走。
轮作土地转换面积大幅增加
在种植面积的展望报告中,美国农业部将玉米的种植面积预估比上年增加1212.7万英亩;小麦增加295.9万英亩;大豆减少838.2万英亩,如上表(单位:万英亩)。
我们可以看出,各种植品种面积增减相抵多出了670万英亩,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开始大量动用轮作土地投入农产品的生产。
美国农业部的种植意向报告把2007/2008全球农产品的价格定位重新拉回到商品的基本供需面上来,这也排除了玉米价格在2007年获得金融性波动属性的可能。然而,大豆和玉米的土地争夺战仍未结束,目前大豆和玉米的比价正在大幅上升,玉米价格的回归本位将使得大豆至少可以将轮作土地之外的部分失地收回,从而重新平衡比价关系。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下一产季美国玉米的单产是152蒲式耳/英亩还是148蒲式耳/英亩?这也意味着以后那些大量持有农产品多头的基金对天气的炒作将异常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