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人们匆匆地祭奠,忙碌地扫墓,似乎对于清明的认识仅限于此。但是,清明节更多寓意的是孝道,反思清明节,应该让孝道清明起来。
在一些人看来,只要给父母提供足够的钱物,让父母衣食无忧,这就是尽孝了,岂不知,这是伪孝。
尽孝要趁早。年迈的养父母在人生的暮年生死无常,如果真的突然有一天,当我们想感恩尽孝道,但是养父母已经撒手人寰,那是多么后悔的事情啊。自古以来,在草野民间,上演了多少“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怆故事,成为千古遗恨。善于尽孝,就在当下尽孝,而不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尽孝待明日,当心后悔药。
殡葬已经进入了“厚葬”时代,这个“厚”包括殡葬费用之“厚”,墓室之“厚”等,“厚葬”的结果导致了很多人发出了“死不起人”的感慨,那么,我们是否想到了,“厚葬”其实不必要,“厚养”才最重要,如果我们的先人在风烛残年之时没有得到足够的“厚养”,甚至得到的是“薄养”,相信先人的在天之灵也会嘲笑我们的。因此,提倡“厚养薄葬”才应该是我们的殡葬观,善待生者,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享受并非仅仅是物质带来的的快乐,这是晚辈应该知晓的善待智慧。
近些年,“死人和活人争地”导致的“安息危机”正在威胁着很多城市,“无地可葬”的尴尬已经到来。周恩来总理曾说:“火化是第一次革命,不保留骨灰是又一次革命。人死后为什么要保留骨灰?把它撒在地里可以做肥料,撒在江河里可以养鱼。”但是快50年过去了,周总理期望的“殡葬二次革命”——推行以树葬、草坪葬、壁葬、海葬等不保留骨灰式的“绿色殡葬”形式时代还并没有到来,难道孝敬就一定要将传统埋葬进行到底?
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墓,不但公墓造型变化多样,而且碑文也是针对死者的特点而书写的,或者是死者生前一句最经典的话语,或者是对死者而言最珍贵的一件事情,或者是幽默总结死者人生的三言两语。反观我们的公墓,到处是千篇一律的公墓式样和碑文,表达我们的孝道,为什么非要呆板,不要个性和幽默呢?用幽默表达孝道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同样都是死,但是每个人死的价值不一样,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高尚而光荣地死去,但是如果一个死者能够给后来者带来哪怕是丁点的有益启迪,这样的死也很有意义。记得一个城市的火葬场写着这样的规劝语:亲人们,逝者已去,擦干眼泪吧,对于逝者最好的怀念,就是将他(她)生前最优秀的品格发扬光大。让我们时时在“后清明节”时追忆先人们的美德,我们自己对于先人美德的延承行动才是献给清明节的最温情的感恩和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