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小刚)“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每逢清明,人们都要到逝者墓前祭奠,以寄托缅怀思念之情。今年清明,您除了常规的去墓园扫墓外,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悼念方式,即网上祭奠,登录华商网清明祭奠专题,可以为逝去的亲人献一束花、点一支蜡烛,上一炷香,另外还可以将对亲人的怀念写下来。
省政协副主席刘石民曾呼吁文明祭奠方式,他表示,网上祭扫无疑体现了传统风俗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他说,虚拟的纪念馆里不仅少了烟熏火燎的场景,而且对寄托和传递哀思的人来说,无疑方便和节俭了许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扫墓的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今年清明前夕,华商网将开辟网上祭奠专区,用这种穿越时空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思念。
华商网编辑部副主任曹鹏飞表示,华商网祭奠专区利用互联网不受时间、地域、空间限制的优势,在互联网上构筑了一个对陈年往事、昔日故旧的纪念平台,把人们对已故亲朋的无限思念及缅怀之情化为电子文件夹予以永久保存。
你可登录华商网,在清明祭奠专题(https://218.30.15.158/qingming/index.php)上,可为亲朋好友点烛、上香、祭酒、献歌、留言等。与去墓园扫墓相比,“网上祭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网上纪念馆,尤其一些在他乡工作、学习的游子,在网上祭奠表达自己的哀思,是对去世故人一种很好的怀念。华商网清明祭奠专区不仅提供了一个清静的祭奠场所,而且在这里你可以充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这些思念还可能成为本报讣闻专栏“背影”里的生命故事。“背影”栏目也欢迎您留下联系方式,一起分享那些生命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