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岳老人讲得仔细
本报记者 张宏伟 摄
本报讯(记者 卿荣波)昨日上午,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镇文化站二楼的活动室里,近三十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市民坐在座位上,桌子上放着笔记本,手中握着钢笔,认真聆听讲台上一位老人的讲解,他们是来学做“娃娃哨”的。
“我这不叫传授技术而叫抛砖引玉。”面对着远道而来的“弟子”,79岁的徐文岳老先生开场就说,他真心地希望通过和大家的互相切磋,让“娃娃哨”这一陕西民间手工技艺真正得到传承和发扬。
在授课过程中,徐文岳老先生时不时地将手中的纸铺展开来,眼光在上面停留一下接着讲下去,后来才知道,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大家学到最多,老先生几天前就开始准备了,“人上年纪了,记性不好,纸上写的是提纲,就像学堂里老师备的课,可以时刻提醒我别跑题。”
一边讲述着一边在后面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制作“娃娃哨”的要点:取土、和泥、模具制作、制坯子、烧制,这一系列的理论知识结束后,徐文岳老先生还亲手在模子上做了几个菩萨样子的“娃娃哨”给“弟子”们看,他介绍说,娃娃哨的头顶和后面有两个窟窿,嘴凑在顶上的窟窿一吹,泥巴里面就会有两股气流,一股想进去,一股想出来,声音就是两股气流在冲撞中形成的。
“弟子”们索性动手制作起来,一次吹不响就将泥巴重新和一遍再来一次,有的市民做了三次都没有吹响,这时,徐老先生就将制作要领重复一遍,直到大家心领神会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