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大非、小非”减持进入高峰期
新快报记者 吴谭
新春过后兴冲冲进入股市的一些投资者最近有点烦: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大、小非”(指原有的被限制流通的大股东和小股东)解禁将迎来又一个高峰,沪深两市“大、小非”解禁合计数量达91.64亿股。
如果这些公司的大股东、小股东都跑了,我们这些小股民该怎么办呢?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大非”、“小非”减持在增加,另一方面大盘红筹股的回归又将陆续启动,而管理层还在继续回笼资金。这些的确给近期的市场带来一定压力,新股民很难获得像去年那样赚快钱的机会。同时,由于信息披露仍存在不对称的问题,新股民更需要提防减持中可能出现的陷阱。不过,从整体上看,“大非”、“小非”以及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投资者没有必要过分看重大股东的表态,过分看重大股东的减持信息,着眼点还应是在上市公司业绩的成长性预期以及二级市场目前流行的主题投资等。
“大、小非”争相出笼
根据股权分置改革时的承诺,在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经过一段限制期以后,上市公司原来的“大、小非”流通股股份即“大非”(持有股权比例超过5%的)、“小非”(持有股权比例不足5%的)就可以陆续进入二级市场流通。由于“小非”的限制期往往只有12个月,所以从去年年中开始,已实施股改的公司中陆续有“小非”减持,比如苏宁电器的原“小非”赵蓓就先后两次减持苏宁电器的股份,兑现金额数亿元。吉林森工、伟星股份等多家公司的大股东也于今年启动减持。
据聚源数据统计显示,4月份“大非”、“小非”减持活动将迎来今年的第一个高峰———将有119只股票170次的“小非”、“大非”可以上市流通,合计数量达到91.64亿股。按3月27日的收盘价计算,市值高达843.19亿元。相比3月解禁的47.86亿股和548.55亿元近乎翻倍。而即将到来的5月份,解禁市值更达到1000亿元之上,6月至9月,每月的解禁市值在200亿元左右,10月份则迎来又一个高峰,解禁市值将再上千亿元。
“小非”减持不影响大局
“小非”减持的动机都比较容易理解。他们原来的成本只有1元/股左右,有些在经过上市公司多年送股、分红之后,成本甚至不到1元/股,而经过去年以来的持续上涨,很多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投资者已经赚到盆满钵满了,更何况这些原始股东。一些股东自己都不相信,所投资的公司会值这么高的价钱,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减持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不过,由于多数较早启动股改的公司,因为业绩基本面相对较好,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所以这些“小非”的减持并没有对相关个股的股价形成很大冲击,反而为一些以前“买不到货”的机构提供了一个补货的机会。还是以苏宁电器为例,赵蓓两次减持了2000多万股苏宁电器,在其减持之后,该公司的股价反而不断创出新高,一度超过70元/股,目前,该股的股价仍维持在60元/股上方。
但随着越来越多基本面一般的公司的“小非”进入解禁期,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其对股价的压力,特别是对于减持期即将到来前突然出现各种利好传闻的公司,更要小心其中是否有陷阱。不排除这种利好是为了配合“小非”拉高出货而故意发出来的。如果贸然参与,很可能会遭受损失。但尽管如此,“小非”由于所占比例限制,对市场难以产生很大的影响。
“大非”减持动机更复杂
“大非”由于持股比例高,一般是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即使其减持公司股份的行为对股价没有产生明显的冲击,但对投资者的信心还是有一定影响。比如去年以来启动减持的伟星股份、吉林森工、泸州老窖等,“大非”减持后,相关公司股价并没有下跌,甚至还出现小涨,但其上涨动能明显不足。券商人士表示,“大非”减持之所以更受到关注,主要是大股东的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特别是控股股东的变动。
西南证券的分析师张刚表示,目前看,“大非”套现的动机不太相同。有些公司的大股东只发了一次减持公告,如伟星股份、中兴通讯此后便再无动静,而且公告中未披露减持目的,很难判断大股东的目的何在;还有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出现了两次以上的减持迹象,减持比例超过2%,虽然公告中未披露减持目的,但感觉大股东似有萌生退意的迹象;还有些大股东减持的并非是原来被限制流通的股份,而是在股改后为维护股价而按照承诺要求在二级市场进行了相应的增持部分。这种情况应该理解为原来的股东为缓解资金需求的压力,所以股价未受减持信息影响反而继续走高。
小股民该如何应对?
分析人士表示,“大、小非”的减持直接增加了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供应量。在目前市盈率已经高企的情况下,供求变化对股价肯定会有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小非”抛售股票后,相关公司的股票就不值得投资了。关键还是要看公司的质地,即还要回归到公司的投资价值上去。
广州证券分析师认为,去年以来的板块轮动导致投资者开始忽视上市公司基本面,而是去追逐所谓的题材、传闻和故事,特别是一些“垃圾公司”,重组传闻很多,“乌鸦变凤凰”的财富效应也很吸引人,但其中能有多少变成现实还有很大的疑问。由于“大、小非”的减持带来的是很现实的压力,所以对于已经持有那些基本面未得到改善的公司股票者来说,逢高离场是理性的选择。而没有持有这类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更要切忌追涨,成为最后一个接棒者。对于那些公司治理完善、行业景气向好的公司,“大、小非”的减持压力也可能带来股价短期的波动,这反而提供了一个逢低建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