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这里是中国北方16个省(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是我国优质水稻最适宜区;佳木斯是“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八大农科机构集聚“专家大院”零距离指导
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领头羊。这里有国内著名的高油大豆、寒地优质水稻科研中心等8所农业院校及科研单位,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农业科研推广力量最强的地区之一。科技贡献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寒地超级稻技术等已经引领北方农业科技新潮流。科技成果如何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去先进科技成果一堆,农民种地现实问题不少,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院市共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应运而生。
“同样种10公顷水稻,有专家大院农业科技专家零距离指导,今年公顷产量达10315公斤,且米质好、出米率高,在地里就以每公斤1.80元的价格给抢光了,公顷纯效益达12500元,比去年翻一番。”富锦市城东村村民王晓印以他的亲身经历,讲起了科技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去年佳木斯的富锦、桦川、抚远与省农科院、省生物职业学院合作共建。省农科院帮助富锦建设的锦山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专家大院在规模、水平、科技含量方面都居全国县级园区之首,引领了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了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该示范区得到了农业部范晓建副部长、危朝安副部长及省领导的高度赞誉。省合江农业研究所在抚远建立的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示范区、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区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大豆亩产达到了240公斤。大农机大市场称雄84%机械化程度全国领先
“告别三弯时代(弯弯犁、锄头和镰刀),使上了小四轮,不少农民就满足这种水平的机械化了。我看,小四轮子种不出现代大农业。”佳木斯农民代表集贤村总支书许振中在省人代会上呼吁。
发展现代大农业,得靠大农机。百姓和领导想到一块去了。市委书记郭晓华亲自联系约翰迪尔公司,最终促成了这个农机老大全资落户佳城,推动了佳木斯农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省内最大的农机大市场也在这里顺势而生。辽阔的土地,大马力的农机,三江农业如虎添翼,84%的农田综合机械化程度领先全国。桦南县红丰农机合作社,每年都与农户签订秋整地作业合同,以比市场低20%的整地价格收费。市委市政府决定,充分利用农机合作社这一有效载体,从2007年开始,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列出专项200万元,作为农民购置大型农业装备的滚动资金使用。到2010年,全市基本实现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机械化。70户龙头企业14条产业链60%农户参与经营
围绕工业抓农业,坐在城里抓农业,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的出路定在产业化上。以益海集团、雨润集团、金锣集团、光明乳业为代表的70户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已经形成14条产业链,未来继续做大做强绿色粳稻、“双高”大豆、专用玉米等产业,积极发挥各类经协组织和专家大院的作用。到2010年,全市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总户数的60%以上,户均增加经营性收入4000元以上。2007年底全部实现农产品无公害
该市成立了绿色食品工程推进指挥部和以市长李海涛为组长的一体化推进组,各职能部门分头领令推进,年终市委市政府重点考核。他们还先后组建660个各类相关协会积极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去年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1200万亩,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74%,建立无公害肉牛、生猪、蛋鸭和水产品等养殖生产基地62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数量达到700个,涌现出13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国家驰名商标,“三品”产值由2000年的8.2亿元增加到现在的79.2亿元,增长了8.7倍,农民从事“三品”收入由2000年的72元增加到748元,增长了10倍以上。到2007年底,全市所有农产品都要达到无公害标准。
佳木斯市市长李海涛说,发展现代农业要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佳木斯将以高新农业技术作为支撑,以大型农业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牵动,建设500万亩国内一流的“双高”大豆基地;500万亩中国北方现代级的优质粳稻基地;国内一流的鲟鳇鱼、黑龙江野鲤、鲑鱼等特种鱼类基地;500万亩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发挥边境口岸优势,建设以台湾农业创新园和果蔬产业为主体的面向俄罗斯市场的农产品基地。最终把佳木斯市建设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在国内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现代农业一体化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