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左)现场签售
六小龄童有着浓浓的西游“情结”
“孙悟空”六小龄童来了,不是来拍摄电视剧,而是乘着“品名著”的风潮来河南签售他的新书《六小龄童品西游》。在平顶山、在郑州,六小龄童都受到了读者的追捧,签售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签售之余他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愿和河南合作
一听说是《大河报》的记者,六小龄童就高兴地说:我和你们的记者一起参加过“玄奘之路”的大型考察活动,收获很大。
这次印度之行,对只在电视剧中进行过“西天取经”的六小龄童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他说:在我前半生,有两件事刻骨铭心,一件是用了17年拍摄电视剧《西游记》,一件就是这次去印度。这次印度之行使我感受到了玄奘西行的心路历程,感触很深,有助于我写好《六小龄童品西游》下半部。印度对西行的玄奘非常尊敬,教科书里有很多记载,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也应该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结束了在《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家乡江苏的签售,六小龄童就来到了河南。他说:河南是玄奘的故乡,我拍《西游记》时到过河南的很多地方,这次重来,非常有意义。玄奘法师一生都在取经、译经、传经,他只身西行,锲而不舍,不是《西游记》中那个有点窝囊的唐僧,倒是有点孙悟空勇往直前的精神。我认为《西游记》里的玄奘+孙悟空=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西游文化”资源丰富,我在河南拍过《西游记》,有合作的余地。愿意和河南一起开发宣传“西游文化”。
早已经“品西游”
目前,专家学者“品名著”大热,作为一个演员也推出类似的著作,是不是有“跟风”之嫌呢?
六小龄童这样解释:我们家演猴戏已经4代近百年。2004年我写了一本自传《猴缘》之后,就有心写一本关于西游记的书,当时书名叫《取经路上十七年》,因为我拍摄《西游记》用了17年的时间,从1982年到1998年拍完,一个演员用17年的时间把世界名著拍完,这是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而且,历史上玄奘大师真正西天取经的时间也是17年。如果按这个时间算,我在“风”前就开始“品西游”了,怎么能说是“跟风”呢?后来按照策划、出版社的建议,原来的《取经路上十七年》才改名为《六小龄童品西游(上)》。
《六小龄童品西游》是按《西游记》原著章回为脉络,以孙悟空的发展变化——猴的生物性、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佛的神圣性为主线对原著逐章品读。其间除品读原著故事及人物以外,融入六小龄童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过程中对原著章节的感悟和理解。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的开拓,展现原著中隐含的对我们当代人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启发价值。
六小龄童说:古典小说对中国人的影响,《西游记》应数第一。《西游记》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的范围和次数,也是中国第一,有中国的、有外国的,几乎涉及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我用17年去饰演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对这部传世之作有着深刻的感情和领悟。我写的内容有学者感悟不到的地方。比如说,有人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前后性格反差很大,“背道从佛”,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孙悟空是儒道释“三教合一”理念的典范。
“恶搞”有些“变态”
传世之作具有永恒的魅力。《西游记》自明代中叶问世以来,400多年久盛不衰,影响从中国遍及全世界。戏剧(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艺、电影(故事片、戏曲片、动画片)、电视剧、漫画、卡通画等艺术形式都从不同角度改编过《西游记》,但是,由于中外、传统与现代的理念不同,改编《西游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颠覆与“恶搞”。比如说孙悟空为了爱情可以放弃取经,孙悟空和观音菩萨谈恋爱,唐僧与女妖发生“一夜情”等等。
一谈到这些问题,六小龄童就显得比较激动:外国的也好,中国的也好,关注改编《西游记》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感谢,但不能根据自己的想象乱编,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创作底线,在保持原著人物基本性格、基本框架不动的情况下可以延伸出很多故事。但是有些就太过分了,有些“变态”。孙悟空怎么能和白骨精谈恋爱呢,她是邪恶的象征啊。我反对颠覆、恶搞,传统文化是需要提升,非要唐僧三妻四妾干什么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可悲的。有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知道珍惜也是可悲的。《西游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她、弘扬她、普及她、推广她,而不是“恶搞”她。
想演悟空“爸爸”
演了几十年孙悟空的六小龄童如今最想演的角色是孙悟空的“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此,他已经准备了10年。
六小龄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40集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今年六月就要开机了,导演是《大宋提刑官》的导演阚卫民。我在剧中扮演吴承恩和孙悟空,一身二角,主要描述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过程与想法,让吴承恩“对话”孙悟空。
六小龄童同时还透露说,他还希望和张艺谋合作,推出电影版《西游记》,同时也不会放弃推出舞台剧《西游记》的计划。
目前未有传人
“鸳鸯绣出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古代梨园行“保密”的行规十分严格,六小龄童他们这个“猴王世家”也有“猴戏传男不传女”的传闻。
在记者采访时,六小龄童对这则传闻进行了澄清。
六小龄童只有一个女儿,但没有继承自己的衣钵。他说:“我认为残缺也是一种美,不可过分追求完美,我就是有了儿子,他也不一定就能演好美猴王,美猴王不姓章(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
六小龄童说,我国有许多演美猴王的艺术家,北派的代表是李万春,南派的代表是他父亲。今后,也将会出现更多的演美猴王的优秀演员。“艺术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怕外传就不是艺术,只要他有天赋,我愿意把猴戏教给任何人,就是外国人想学我也愿意教他。”但是,因忙于拍戏、演出等事务性工作,到现在六小龄童还没有传人。
在采访中,六小龄童还表达了自己下半生的愿望:“弘扬西游文化,振兴猴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