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林登币换美元
风靡世界的网络游戏“第二人生”通过虚拟货币造就“地产大亨”
如果你在自己的现实人生中有无法实现的梦想,如果你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另一个世界,那么,网络游戏“第二人生”将帮助你在虚拟世界实现这种可能。
2003年7月,美国旧金山林登实验室正式发布了大型网络游戏“第二人生”。 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仅仅在两年后,这款游戏就成长为当今世界经济产值最大的网络游戏。
游戏造就“地产大亨”
一开始,“第二人生”和其他网络游戏并没有什么不同,玩家付出金钱购买点卡享受游戏,赚取游戏里的林登币。然而,随着游戏设置的不断完善,转变开始了——游戏运营商引入新规则,游戏中积累的林登币可以按一定比例换取美元。
同时,林登实验室逐渐改变着自己的商业模式,它将“用户创造的内容”这个Web2.0核心概念发挥到极致。同时,它不直接承接广告,其主要收入是来自于虚拟世界土地的销售和租赁。从某种意义上说,林登实验室更像是一个虚拟经济体中的“房地产商”。
按照其首席执行官菲利普·罗斯代尔的说法,这款游戏并非以娱乐用户为目的,“而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平台,将经济要素整合在一起,给冒险、创新和技术以合适的回报”。
“第二人生”为玩家创造了众多商机,各种有趣的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在游戏的世界里,玩家几乎可以创建一切:可以建立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也可以开设虚拟诊所、虚拟培训学校等,还可举办演唱会,甚至销售虚拟衬衫。
几个月前登上《商业周刊》封面的德国华裔女子钟安社(音译),依靠在“第二人生”上从事地产开发,拥有了价值现实货币100万美元的虚拟财产,成为虚拟世界中名副其实的“地产大亨”。
除了满足幻想和创造财富外,“第二人生”还可以提供不少模拟体验的机会,如旅行、飞行、参加政治辩论。
世界500强进驻游戏社区
“第二人生”的高速经济增长,使许多世界500强的企业嗅到了商机。美国最大的在线书店亚马逊在线进驻这里接受人们购买书籍,而路透社也到这里建立了新闻分支机构,喜来登饭店则来这里筹建新宾馆,丰田、IBM等公司也在这里推介和销售它们的产品。
作为游戏运营商,林登实验室似乎扮演着现实世界中“中央政府”的角色。虽然没有领土,却和国家一样面临着同样的经济问题,如对土地的发放及林登币的流通实施管制,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通货膨胀和房价。
菲利普·罗斯代尔不得不密切关注林登币与美元的汇率,他甚至需要减少林登币供应,以压抑通货膨胀的出现。他说:“我们跟国家政策一样,要令汇率保持稳定。”
“第二人生”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单个的IT现象。今年1月,在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各国的头面人物甚至谈论了这样一个议题:虚拟世界里的“第二人生”正在扮演怎样的现实角色。除了对“第二人生”中虚拟经济有可能崩盘存在担心外,人们还担心,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之间界线越来越模糊,肯定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社会以及道德问题。(本报记者曾向荣、胡瑛)
“虚拟货币”成为货币还很远
“虚拟货币已出现对经济金融秩序产生冲击的趋势。”这不是普通学者的危言耸听,而是文化部等十四部门作出的定论。在很多人看来,短短几年,虚拟货币似乎成了“洪水猛兽”,随时可能成为“一般等价物”,并对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不过, 在记者看来,“虚拟货币”现在还不是货币。货币的本质首先是流通的,其次是一般等价物,而Q币等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已。
Q币本身只是一个商品
实际上,用商品来充当等价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了。食物、贵重金属等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都曾充当过等价物,用来进行商品交换。这种特殊等价物不同于一般等价物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们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Q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要由网民拿人民币购买,只是Q币在一定范围具有了交换功能。我们在生活中的邮票、商场里的打折卡、游艺园内的游戏币等,从表面看似乎都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但并没有人把它们当作真的货币来看待。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当初货币的出现,就是因为人们为了能方便进行交换,逐渐约定俗成单一的商品成为交换中介。如果在虚拟的世界中,有足够多的人认可某种“货币”的价值,该货币就是否会成为物质交换的替代单位呢?
记者认为这一趋势还很遥远。且不说Q币、魔兽币等,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即使Q币成了统一的虚拟货币,它本身也无法脱离网络,它要进入普通流通环节,唯一途径是先兑换成人民币。
以购买量为基础不会通货膨胀
对于Q币冲击人民币金融市场的说法,记者认为更是杞人忧天。
通货膨胀是因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商品量所致。人民币不会因为有很多人买了Q币就会增加印刷钞票,因此通货膨胀不可能出现。网络货币的发行以人们的购买量为基础,跟国家金融体系毫无关系。
在另一层面上,即使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拥有几亿用户,随着Q币无限发行与虚拟产品有限消费情形持续不变,最终导致Q币相对过剩并导致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只会让网民丧失对互联网的信心,对国家的国家金融体系似乎也造成不了任何冲击。(本报记者 柯学东)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