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姜堰市投资1500万元实施的溱湖湿地公园水系沟通及绿化、植被恢复工程全面竣工。
近年来,姜堰市立足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将保护湿地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不仅造就了溱湖湿地公园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同时打造出湿地旅游这一响当当的生态旅游品牌。
溱湖区域是江苏省著名的三大洼地之一,拥有湿地面积2600公顷,是全国少见的淡水湿地。以往,国家和地方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保护该区域的湿地资源。然而,这种保护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保护,宝贵的湿地资源并未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近年来,姜堰市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湖(溱湖)、一镇(溱潼)、一区(江苏河横生态科技园区)、一节(溱潼会船节)”的旅游品牌。在此基础上,该市又把湿地列为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建设了我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将溱湖旅游从单纯的观光游延伸到了生态休闲游,实现了湿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同步推进。
姜堰坚持规划先行,先后邀请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溱湖湿地资源、旅游资源、森林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了系统考察论证和规划,形成了溱湖湿地公园的总体布局。即以溱湖区域的水面和林地为中心,建设环湖植被林地核心区;利用浅滩及沼泽地,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环湖大堤及周边干道建设景观生态林;在水域范围建设水生植物生态园。溱湖湿地公园还成立了苏中首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并先后投资1.2亿元构建了以溱湖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体系。
该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实施湿地资源的保护式开发,相继关闭了沿湖及上游的14家污染企业;筹资500万元清除了溱湖湖底淤泥50万方,净化水质;投资3.6亿元用于溱湖湿地公园绿化造林、水生植物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植树400多万株,先后建成溱湖景观生态林、湿地森林公园、湿地种苗基地以及水上乐园、珍禽园、湿地科普影视厅、古农具展示厅、柿子林等体现水乡特色和湿地个性的景点。同时结合麋鹿故乡园改造工程,营造重点鸟类栖息森林环境,重点保护珍稀鸟类、兽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
为了还原湿地原貌,姜堰市先后栽植了莲花、菱角等26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80多万株,同时还栽植了香蒲、水葱等沉水植物60多万株,为生物群落的更新和演变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记者来到湿地公园,看守湿地的朱姓老人说:“湿地上的鸟至少有几十个品种,一到夏天,青蛙、水蛇、蟋蟀多的是,叫得热闹得很。”据介绍,园内现有植物113种,野生动物73种,其中有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三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万鸟云集、千鹭高翔”成为溱湖的一大景观。湿地公园每年可吸引游客65万人次,年门票收入达3000多万元。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以往的务农为主变成了现在的以养殖水产品为主,每年可增加收入580元。黄立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