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领导干部借出国考察之名到国外旅游,在武汉市将不再能够行得通——武汉市纪委昨日宣布,今起开始全面清理过去3年里的干部公款出国出境活动。这标志着,该市正式向“公款旅游”现象宣战。在今年初经济工作会上,武汉市委书记苗圩,对一些干部以考察名义出国出境旅游提出批评,并称将进行规范。
各方热议“管脚行动”
昨日,就武汉开始严管干部“公款出国”,记者采访了该市机关工作人员、旅行社人士和普通市民。
公务员:这是一个好举措
一名在市直某局工作的人士
: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过去,有少数单位把出国考察活动,当做给工作人员的一种福利,提供一个外出旅游的机会。对于出国考察,建议也不要一刀切。有的外出考察活动对公务员确实能起到开拓视野、转变思路、提高效率的作用,该放行还是要放行;而对那些名曰考察、实则旅游的活动,要严格控制。
市政府一名工作人员:
公款出国出境人员,大多是局级或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对于他们的频繁出行予以控制是应当的。对于一般工作人员,出国机会很少,应该谈不上更多的约束。
一名处级干部
:对领导干部出行,应该有一个规范。
旅行社:会影响境外游
武汉一家涉外旅游公司副总经理:
这个规定肯定会对旅行社造成影响。目前,国内游基本都赚不了什么钱,旅行社赚钱主要靠境外游。境外游的主要客户是一些政府机关团、国企或外企的组团。政府机关团去的较多的地方是欧洲、美洲,一般不会纯粹去旅游,或多或少都有些公务活动。他们比较在乎在外的吃住行,对费用则不会斤斤计较。
湖北一家旅游公司副总经理:
对旅行社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政府机关团出行,往往由一些和政府有关的中介机构包揽,有垄断经营的意味。旅行社接待的政府机关团并不太多。
市民:公款旅游应该刹住
汉口的王女士:
这是个得民心的举措。政府机关人员出行,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这个钱应该用在刀刃上。确实是考察的可以,以考察为名出国旅游则是一种腐败,应该刹一刹。武昌的徐女士:出去旅游用公款不行,要做到公私分明,不要以公家的名义作为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