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在这个俄罗斯少有的暖冬,近万浙商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
4月1日,俄罗斯不允许任何外国人在市场从事零售经营的法律开始正式生效。
这意味着什么?莫斯科街头数以万计的外国零售商,全得撤!
3个月以前,温州鞋商叶云良就以10万元的价格,甩掉了手头价值50多万元的鞋子,撤回了温州。
自从去年12月俄罗斯联邦政府令颁布以来,每到周末,各大市场就会上演华商甩卖货物的景象。这些顾客更多地来自周边城市,他们闻讯赶来购买低价甩卖的中国货,一些俄罗斯商人则大批收购囤积,希望等中国人走后卖个好价钱。
但,并非所有在俄罗斯的华商都紧张不安。
2006年11月,在俄罗斯“禁售令”发布之前,温州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等人,悄悄加快了进入俄罗斯的另一种途径。
把“中国制造”变成“俄罗斯制造” 禁售令对浙商就失效了
郑秀康在做的,就是在俄罗斯建经济合作区。把原来出口到俄罗斯的成品,以半成品运来,在当地加工,摇身一变,把中国制造变成俄罗斯制造。这样,禁售令对他的产品就失效了。
2006年9月19日,在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济贸易合作分会上,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宣布,温州康奈集团持有65%股份的康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中标,拿下了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建设经济贸易合作区的项目。但,郑秀康不是第一个看到机遇的温州人。
2005年11月3日,温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温州市财政局以及鹿城区鞋业协会曾组团前往俄罗斯考察,寻找破解“灰色清关”的有效途径。
在乌苏里斯克,温州另一家鞋企让考察团眼前一亮。
瑞安鑫尔泰鞋业1998年就开始对俄贸易,2001年董事长蔡建林就不动声色地在乌苏里斯克成立了新公司,租了厂房生产。他们从温州发送半成品,在俄加工的方式生产皮鞋、旅游鞋和拖鞋等产品。
蔡建林强调,“在乌苏里斯克投产,把‘made in china变成‘madeinrussian,产品进入俄罗斯不需要再通过海关,这样就完全没有清关的阴影。”
蔡建林的例子给了后来担任温州鞋革协会理事长郑秀康很大的触动。
郑秀康是个敢想敢做的人,事实上他做成了比在当地建厂更划算的贸易合作区。
温州商人 与灰色清关纠缠20年
上世纪90年代初,俄国内经济萧条,日用品严重匮乏,而中国的轻工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大批中国货开始进入俄市场。
进入俄罗斯的温州商人都对那个年代怀念不已。
最初的中俄贸易完全是民间自发的“中国倒爷“的物物交换式贸易,当年最能体现这种交易本质的一句话是:一船西瓜换回一车化肥。
莫斯科华联总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温锦华,尤记得199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陈红和景岗山合唱的那首《好年头好兆头》歌里,甚至有“北京的倒爷震东欧”的歌词。
再后来,一些俄航空货运公司就做起了“包机包税”生意,即发货人在我国内发货、交钱,收货人在俄收货,其间的运输、通关、商检等环节统统由货运公司解决。
当年,俄海关委员会默许了这种做法,并从俄罗斯人办的清关公司那里收取报关费。
这就是最初的灰色清关。
据俄官方资料,非法外国务工者漏税给俄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80亿美元/年。有专家认为,这正是俄不惜冒着物价飞涨也要发禁售令的原因。
在之后的将近20年里,这样的清关方式由于相比正规清关费用更低,效率更高而广受青睐。但与此同时,这种非法的清关方式又成了埋藏在旅俄华商身边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2004年2月10日至12日,俄罗斯内务部下属的侦查委员会派出30多名警察突然闯入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以华商货物“没有出关单和报关单”,“货物的来路不明”,属“走私品”为由,查封没收华商货物。
“其中损失最大的是温州商人,被拉走的270个集装箱占全部被扣货物的85%,价值近2亿。”在艾米拉事件中损失严重的温州商人黄河介绍。
像这样因为灰色清关问题遭遇“不测”的事情,在俄时有发生。
海外8个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
只有这一个是完全由私企投资的
2006年4月,温州当地几家实力雄厚的公司董事长接到原温州市计经委主任钟普明的电话,邀请他们参加一个由康奈集团主持的投资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这些董事长们第一次听说了有关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事。
乌苏里斯克,距我国东宁口岸仅53公里,距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100公里,交通便利,火车直达我国绥芬河市。
在得到几家企业的合作意向后,由康奈牵头的康奈集团境外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之后又和黑龙江东宁吉信工贸集团合作,组建康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郑秀康任董事长。
当年,在66家报名的企业中脱颖而出,康吉一举中标。
而中国首批境外8个经济合作区中,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由私营企业投资的经济贸易合作区。
据康奈集团常务副总裁周津淼介绍,经济贸易合作区总投资额2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建设期为5年,计划引进各类企业60家。
招商的重点对象是我国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企业,包括皮鞋、眼镜、皮装、打火机、灯具、家电等行业。
进园区的企业能享受多大的优惠
拿一双鞋子来算这样一笔账
正式招商还没开始,就有6家鞋企进入了园区。
“来自有色金属冶炼、木材加工等制造业,以及运输物流和商务服务业等多家企业也正在签署入驻协议。”周津淼说。
这些企业的踊跃是有道理的。
以最为典型的鞋企为例:
以正规通关来计算,一双半成品鞋出口的关税为5%,而成品鞋的关税则达到了15%。
如果是以灰色清关进入俄罗斯,按惯例先要通过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中转,再由俄罗斯的清关公司通过灰色手段进入俄罗斯,一双鞋子从温州起运抵达莫斯科最少也要3个月。
如果把企业建在乌苏里斯克,那么可以半成品鞋直接出口到俄罗斯,路上的时间可以缩短到1个月。“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同样的一笔资金,能当作3倍来用。”
而由于受包装限制,一个货柜的成品鞋最多大约能装3000双,但如果是半成品的话,一个货柜能装到18000双,单是运费,前者要比后者高出6倍左右。
何况半成品在工业区完成组装后,即可以标俄罗斯制造,根本不需要担心因为灰色清关以及贸易壁垒问题。
对鞋类企业来说,哪怕算上俄罗斯当地员工较高的工资,以及建厂的费用,在园区设立企业所带来的效益都是非常合算的。
受惠的不仅仅是鞋类企业,参与园区建设的一家温州家具企业算了一笔账,从俄罗斯的森林园区进口板材,运到国内的绥芬河,与直接运到贸易区相比较,每立方的运输成本和税加起来大约能节省120元。
“在园区设立企业,和单独企业在俄罗斯建厂相比,不但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在劳工合法身份的取得、后勤保障以及建立销售网络方面都能得到园区完善的支持。”参与投资的一家温州企业老总说。
有专家认为,禁令实施后,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必须以公司的名义走正规渠道报关,实际上封堵了“灰色清关”的路径。
而享有各种优惠政策的乌苏里斯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无疑将成本次禁令的最大受惠者。
帮助俄国调整产业结构
3月26日,俄罗斯“中国年“揭幕。
康奈集团副总裁周津淼密切地关注有关两国领导人会晤的每一则新闻,对于已经启动的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来说,双方政府的支持是园区的一大优势。
周津淼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向入园企业提供政治、商业风险保险。而在经贸区配套设施、税率以及劳工审批上,我们都获得了俄罗斯政府的支持。因为归根结底,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助俄国调整产业结构。”
贸易区的功能将不仅仅在于驱散灰色清关阴影。温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刘铤认为,贸易区的设立,对于减少无序出口、规避贸易摩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最明显的是,在乌苏里斯克设厂,能绕过高额反倾销关税,进入远东地区的其他市场。
“在企业赴俄考察的时候,我们已经进行了反复计算。”周津淼说,2006年10月份,欧盟实施16.5%的高额关税已经降低了很多温州制鞋企业的利润。但如果从俄罗斯设厂造鞋出口到欧盟,将有效规避因反倾销造成的巨大损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禁售令的发布,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将是受益者。”商务部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说,“俄出台零售业禁令,可以理解为是给那些来俄发展轻工业的中国企业扫清了障碍。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正从“倒爷扛大包”的初级贸易形式,向产业合作转变。
灰色清关
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急需进口大量便宜货品。鉴于俄海关清关手续烦琐,关税混乱,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后来,此清关方式被推广到海运、铁运和汽运,统称为“灰色清关“。
“灰色清关”实质上是一种违法活动,因为清关公司只为一批进口商品中的一小部分货物缴纳足额关税,其余部分则通过向海关官员行贿来通关。
俄罗斯禁售令
2006年11月,俄罗斯签署一项法令,规定从2007年4月1日-12月31日,外国人将被禁止从事零售业。此外,从2007年1月1日起,外国公民一律将被禁止在俄罗斯从事酒类和药品贸易。虽然2月12日,莫斯科市对此“禁售令”松了松口,但仅仅是允许外国商人租赁食品市场空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