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解悦 通讯员 王海峰)南京科学家在早期胚胎化石研究方面又取得重大突破。在三峡地区发现的距今6.32亿年的世界最早动物休眠卵化石,将动物起源时间由原先5.8亿年整整提前了5000万年。
有关早期动物起源问题,一直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的焦点。早在1998年,中国科学家就在贵州瓮安距今6.35亿年至5.42亿年的“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地层中,发现了数以亿吨计磷酸盐化石胚胎,这些胚胎究竟是动物胚胎还是植物胚胎,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争论。为破解这个“悬案”,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尹磊明研究员为首的中美科学家小组,选择三峡地区湖北宜昌晓峰河剖面,对处于同一个层位的“陡山沱组”地层硅质岩逐层采集样品,经过一年多研究,科学家从600多个薄片中获得了大量保存完整的具有显著的刺状突起的“疑源类”化石,即生物亲缘关系不明的化石,这些化石的分裂形式和胚胎发育结构与瓮安发现的胚胎化石并无二致,地层年代也完全一致,有些胚胎外面还包裹着一层“有机质囊泡”,和现生动物休眠卵胚胎相似,科学家由此确定这些胚胎是动物休眠卵化石,并以此证明瓮安地区发现的胚胎是动物胚胎。
尹磊明告诉记者,“休眠卵”是在极冷或极热等极端气候条件下暂停发育的胚胎。令人惊讶的发现是:科学家在这套地层的底部,即距今6.32亿年前之处,发现了两个动物休眠卵外包裹着的“卵囊泡”,这种“卵囊泡”有如蚕宝宝的“茧”,正因为这个发现,动物起源时间表因此提前5000万年。专家说,6.32亿年前是全球冰川活动的“雪球”事件刚刚结束的时候,过去一直认为这段时间是动物出现的“空白地层”,这一次的发现证明,早期后生动物和后生植物几乎同时在寒冷的“雪球”事件发生后就已经出现,同时生活在6.3亿年前的浅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