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客中作》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中的“兰陵”一直被人认为是山东的兰陵,而栾广高先生经过考证,认为李白诗中所提的“兰陵”不在山东,“兰陵”应在江苏丹阳。
研究古地名时对“兰陵”产生兴趣
栾广高,江苏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秘书长、地名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直从事地名研究。上世纪80年代,他偶然接触到了丹阳的“封缸酒”。一经品尝,发现这种酒极具李白诗中“兰陵美酒”的“郁金香”和“琥珀光”的特点。后来的研究,他不仅得出“兰陵丹阳说”的结论,而且对“兰陵美酒”有了新的理解。
山东的兰陵酒因诗扬名
兰陵之酒,历史悠久。1995年徐州狮子山发掘的汉王墓,有盖着红色封泥的三大缸酒,封泥上的钤印分别为“兰陵丞印”(有作“鬯(cháng)印”者)、“兰陵之印”和“兰陵印”三种。酒缸启盖时缸内酒体仍然可以流动,发掘当时离墓主去世日期已过2148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白酒最古老的物证,也是兰陵酒业历史久远的实物证据。
随着考古的发现,借着诗仙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豪情,齐鲁大地上的“兰陵美酒”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名满天下,兰陵镇上的兰陵酒业(集团)这个古老而年轻的白酒企业———包括山东兰陵美酒厂等各个酒厂,也得到很大发展。地域分析
“兰陵”之名并非仅存于山东栾先生介绍,“兰陵”之名并非仅存于今山东苍山县境内。
江南出现“兰陵”一名始于东晋元帝渡江后。当时,东晋元帝以“江乘县”(范围约在今南京市栖霞区和句容市北部)侨置“南兰陵”等郡。南齐时,“南兰陵”郡被裁并,“兰陵”、“承”二县与江乘、临沂、谯同属南琅琊郡,郡治白下(今南京)。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夏四月,“复南兰陵(于)武进县”,“改南东海为兰陵郡”。
与李白差不多同时代的大诗人王维,其诗中就不止一处提及“兰陵”。《同崔傅答贤弟》:“……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又,《送张五諲归宣城》:“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一作夜)啼。”显而易见,上述二诗中的“兰陵镇”,绝非山东之兰陵,而系江南之兰陵。
栾先生分析,虽然在唐贞观元年后兰陵县无存,但诗人为了韵律、情趣、美学等需要,常在诗中以古名、雅称来指代现世地名,像金陵指代南京一样。
江南丹阳境内的南朝陵墓与石刻,是中国历史上齐、梁两代帝王“旧乡”的重要物证,也是萧梁兰陵县所在的明显地标。
栾先生考证后认为,丹阳古名“曲阿”,是秦、汉两朝的滨江大县。公元281年,于“曲阿县”北部及“丹徒县”东北部复置武进县;梁天监元年,“复南兰陵武进县”;隋开皇九年并“兰陵县”于“曲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曲阿”名“丹阳县”。
因此,江南“兰陵”之名、江南“兰陵”之实,应该传承于丹阳。 外形判断
美酒的特质是“郁金香”和“琥珀光”据栾先生介绍,李白诗文中的“兰陵美酒”,有两个显而易见的特征。首先,颜色与香气为“郁金”和“香”;其次,酒的光泽在“玉碗”的衬托下为“琥珀光”。
诗中的“郁金香”,并非今天人们所熟悉的花卉郁金香,而是一种古代用于配制祭祀之酒的植物,并且这种植物呈橘黄色。因此,诗人笔下的“兰陵美酒”应为橘黄色,诗人所称的“兰陵美酒”应当属于橘黄色的黄酒类,而不是山东兰陵黑褐色、红褐色的酒,更不是白酒。美酒产地
丹阳自古产美酒丹阳自古出产美酒。北宋地理总志的《太平寰宇记》,不仅记载了丹阳出美酒的历史与传说,更解释了丹阳酒美的原因。
栾先生说,丹阳黄酒的酿造历史,始于西周,声誉秦代,盛于南北朝,经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题书丹阳黄酒:“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可与诗仙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相唱和。 行踪考证李白到过江南据考证,李白多次到过江南,在金陵、溧阳都留下过著名的诗篇。李白在丹阳逗留数月,有《丁都护歌》、《陈情赠友人》等诗为证。据说,李白随永王李璘东巡至丹阳后,除游历练湖、凭吊吴季子墓外,还谒齐梁帝陵,访萧氏后裔。萧家主人以酒款待诗人,遂有《客中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