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了,你是我遇到的少数品德高尚的人之一,通知应该通知的人,谢谢!”2006年12月26日当哈市王先生夫妇看到孩子发给同学的这条短信息时,心爱的儿子便再也不见踪影。对这对夫妻来说这一天是痛心疾首的日子,没有任何出走迹象,没有任何原因,夫妻俩不能相信懂事的儿子竟会一声不响地走掉,带着疑问、带着期盼和惊喜,王思远的父母几乎走遍了东北三省的每个角落,找遍了孩子可能会去的地方。
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2005年至今,发现和救助的离家出走少年就达近千人,仅一个月的案件记录表明就有60多人,其中4人以上结伴出走的就有3批15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事件回放一:离家出走见网友
小夏,17岁,哈市某中学高一学生。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他拿着父母给的学费,偷偷坐上去长春的长途客车,准备和网友见面。到了长春,陌生的环境和网友的爽约让小夏对这个城市感到胆怯,他在车站徘徊,找不到要去的方向,他想起了父母对自己的百般呵护,想起了自己还要和伙伴对战游戏,于是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快接我回家吧……”
当记者见到小夏时,他已经安全地回到了父母身边,过着快乐的日子。记者问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到长春去见网友?小夏说,“我们是同龄人,在网上聊得很开心。那个时候心情不好,觉得她是我倾诉的对象,就很想见个面,所以就去了。”又问,自己在长途汽车上不会害怕吗?“当时挺兴奋的,没感觉怕什么。”见到网友,你想过什么时候回家吗?“没有,本来想见完了再说,谁知道网友没来,骗子一个!”你想过你的爸爸妈妈知道你出走会什么样子吗?这个问题,让小夏低头无语。
回到家后的小夏由父母领着去做心理咨询,负责他的医生告诉他的父母说,造成出走的原因是社会的诱惑。小夏的年龄正处于多梦的年纪,充满幻想,好奇心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学业的繁重使少年无暇顾及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年轻的心又无法抵御来自外界的诱惑,因此便拿了父母的钱到外面去开眼界。事件回放二:集体出走
“妈妈,马上要升学考试了。我肯定考不上重点高中,还是早点出去打工,减轻你的负担,免得你们又失望。我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到哈尔滨去了,不要找我们,不要为我们担心……”建三江七星农场的吴女士下班回到家,看见16岁的儿子小波留下的字条后,疯了似的往汽车站、火车站找。情急之下,她把求助电话打到了家附近的派出所。当日下午,当佳木斯开往哈尔滨的列车进站后,民警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们终于在7号车厢找到了这四个离家出走的孩子。然而,孩子们面对民警和家人的劝说时,充满了敌意,执拗地不肯下车。临开车前,他们被连拉带拽地拖下了车。在火车站的值勤室,四个孩子不回答任何问题,他们都是七星农场某中学初二、初三的学生,最大的16岁,最小的14岁。面对站在身边的家长,孩子们一脸冷漠的表情。
我们在说教下成长
记者看到过一个网名叫“血蝴蝶的梦”的女孩儿在她的网络日志里这样写到,我在这里上网已经48个小时,没有给家人任何的消息;我喝了16瓶水,没有饥饿的感觉;我的眼泪不停地流淌,在寻找一个挨了欺负的女孩儿,家长却不能给予帮助的理由。
记者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这名女孩,女孩看上去有些叛逆,语调平稳地和记者讲述自己的遭遇,“我在学校挨打了,被几个女孩拉扯着,就因为我和她们喜欢的男生说了几句话。父母不想把事情闹大,不去学校、也没去找打我的那些女孩,我恨父母的软弱。他们每天就知道让我读书,好好学习,任何爱好他们都会反对。”
哈尔滨曲伟杰心理学校校长曲伟杰认为,青少年出走现象频发的原因由病、厌、压三点构成,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不是很成熟,当遇到外界的一些挫折,当遇到的矛盾、压力等心理问题积聚到一定程度,便走向极端。这是一种病态的潜伏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也会引发精神的疾病。此外,单调的学习内容、家长说教式的管理、家庭环境的不和谐都会引发孩子厌世、厌学的心理反映,而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敏感而易受伤害、内心脆弱,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老师当好良师也要当“益友”
《十六岁的花季》很多人都看过,里面的童老师就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有些事学生不一定能和家长说,但有知心的老师,他们反而愿意倾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从而避免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后走向极端。据了解,目前,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意识到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步有意识地安排人生课的教育,有的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的讲座。但事实并不理想,哈市第13中学的老师说,心理讲座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而学生真正能够自己走进咨询室把自己心里的苦闷烦恼倾诉出来的很少。在调查中,许多家长很苦恼地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与孩子越来越难以相处了,虽然呵护有加,但孩子就是不领情,他们不懂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遇事只是说教,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想法也不与他们交流、沟通。
曲伟杰校长建议,学校应在开学之初先给老师减压;班主任老师也要掌握与学生沟通的语言技巧;对沉默寡言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波动的学生给予个别关注。正视出走用心沟通
孩子出走了,事情严重了,家长开始着急了,学校开始反思了。一些人往往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意识到出走问题的严重性,才开始研究探讨问题所在的根源。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做法,其实比出走本身更值得关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王爱丽认为,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期,是一个危险年龄,被称为“断乳”期。青少年出走不管原因如何,都可以归结到一个理由,就是他们之前没有受到良好疏导。如果接受过良好的疏导教育,那么不管他们是压力大、情感无法宣泄或是好奇,都会因为可以倾诉和知道出走对家庭造成的伤害而减少这种冒险。家长们应该多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减轻社会各方面带给孩子的压力,让家庭成为一个减压舱,提供理解和支持。王爱丽说,出走只是部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很小的涟漪,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甚至有意隐讳、回避,就有可能掀起惊涛骇浪。(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