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3日下午5时许,在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三中队,独自站在大院的副队长余晓荣,目送警车刚刚驶出大院,突然昏厥倒地,再没醒来。
医生判断,余晓荣属于猝死,其诱因是压力过大、疲劳过度。
近日,当记者来到现场时,三中队办公楼前那块水泥地上,似乎还记录着余晓荣的足迹。从去年9月中旬以来,余晓荣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87名,破案80余起。一个月里,他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午夜以后才回家,有8个晚上通宵工作,节假日、双休日加班6天。特别是10月7日,他组织民警抓获4名盗窃工业原材料案犯,为审讯加班两天两夜;9日,抓获4名盗窃汽车案犯,他参与审讯,又是加班两天两夜;12日,他连续值班24小时。
中队长潘金良伸手指着这块伤心地,悲痛难抑:“13日上午,晓荣刚值完班,本来应该好好休息,但队里人手紧,他准备第二天利用双休日,到安徽押捕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出差单都已填好了,人却说没就没了!他是太累了,太累了!”
家境贫寒有骨气
一条窄窄的小弄,记者拐了过去,见一排简朴的民居。
余晓荣瘦弱的父亲,伸出瘦长的双手,颤抖地握住记者。余晓荣的母亲倒在躺椅上,悲伤无语。
灵堂上的那帧照片,穿着警服的余晓荣,理着平头,脸颊丰满,仍是目光炯炯,虎虎有生气。
1973年10月5日,余晓荣出生。家境贫寒,父亲拉板车,母亲做豆腐,收入低微。为了让余晓荣继续上学,妹妹上初三时辍了学。穷人的孩子懂事早,余晓荣从15岁开始,经常凌晨一二点起床,帮助妈妈运送豆腐。
1997年7月,余晓荣从温州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毕业,可他却一心想当警察。
正逢公开招考公安民警。1997年8月1日,余晓荣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2005年8月,刚刚提拔为副中队长的余晓荣,主办一起案值200万元的诈骗大案。一个星期天的晚上,余晓荣在队里加班,妻子苏晓燕一人在家。
妻子的一个老同事上门,寒暄之后,便说明来意,他外甥是该案的犯罪嫌疑人,希望余晓荣能够从中通融。他临走时,丢下一个“礼包”。妻子慌得不知如何是好,赶紧打电话给余晓荣,他一听就发火:“你想把我害了啊,马上把东西退回去!”妻子不敢怠慢,当晚就找人送还。
余晓荣的一家三口人,一直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平时生活非常朴素,妻子让他买件新衣服他都舍不得。一名与他相处了10多年的“铁哥儿们”有次问他:“你在公安局大小也有个位置,手中也有些权力,怎么搞个房子也这么辛苦?”余晓荣拍着胸膛说:“行得正,做人才有底气!”
一身是胆见忠诚
《人民警察工作日志》,《人民警察工作笔记》,一本本都记得满满的。诺氟沙星,三九胃泰颗粒,田七花叶颗粒,一大堆药……记者在余晓荣生前的办公室里,感受着他日常工作的紧张状况。
“余晓荣经常加班熬夜,他的胃不好,身边总带着药。我有时见到他大把大把地吃药,还连说:‘没事,小毛病。’”刑侦三中队指导员林登波说。
战友们说:“余晓荣是局里有名的办案能手,犯罪分子的克星,大家心中的‘铁警’。”
2000年9月,余晓荣作为业务骨干,被市局抽调参与侦破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这起案件长达5年久侦未破,影响极其恶劣。余晓荣盯了一个多月,终于抓获了3名涉案人员,成功侦破此案。
“本来这已足够交差了,但还有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丁某没落网,余晓荣始终心中不安。”当年共同办案的队友说。那天,余晓荣获悉一个重要情报,便和一队友连夜赶往北京。人生地不熟,余晓荣却千方百计找到犯罪嫌疑人丁某的暂住地。余晓荣联系好北京市特警队队员在周围埋伏,自己假扮电工,掐掉房间的电源,然后第一个敲开房门。门一开,他猛冲上去,一把按住身材高大的丁某。
2003年9月,正值开展禁毒专项行动。6日那天,余晓荣获得一个重要信息后,装扮成出租车司机潜伏在交易地点。毒贩余某出现了,余晓荣冲上去抓捕,遭到暴力反抗,他右手受伤。余晓荣强忍疼痛,继续追赶毒贩,终于将其制服。队友问他伤势如何,他只说了一句:“没关系。”
在领导的再三劝说下,余晓荣到了医院,经诊断为右肩韧带严重损伤,医生嘱咐他要休息,否则可能留下后遗症。但他惦记着案情,匆匆告别医生,就赶回审讯室,直到整个审讯结束。“余晓荣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最前沿。他主侦破获570余起刑事案件,率队摧毁50余个犯罪团伙,打击处理了260余名犯罪分子,抓获了40余名逃犯。”瑞安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叶望庆告诉记者:9年来,余晓荣8次受到瑞安市公安局嘉奖,3次被评为局先进工作者,获得了“温州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瑞安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二十佳民警”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