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是因社会变革需求应运而生。
话剧原本是西方舶来品,英语名为Drama,最初中文译名曾用过新剧、文明戏等名称。1866年,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它由外国人经营,定期演出业余剧团ADC编演的戏剧,这是“西剧”或所谓“戏剧”在中国本土的演出。
清末,改良图存呼声撼动着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根基,催化民智的需求呼唤着社会价值与人生观念的变革,导致了传统戏曲的改良和“新剧”的创建。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成为中国带有改良痕迹的“新剧”的先驱和模本,也被一般史家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一时“新剧”运动蓬勃兴起,如新星爆发一般在瞬间耀亮了黑暗中国的天空。
1920年,以上海新舞台上演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中国舞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时期,田汉以自己的戏剧创作确立了中国现代的戏剧文学的历史价值,洪深则建立了现代导演制。1928年洪深提议将其定名为话剧,以统一有关这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多种不同称谓,并使其区别于中国传统戏曲,以独立的艺术品格和崭新姿态屹立于中国艺坛。洪深解释说,“话剧是用那成片段的,剧中人的谈话所组成的戏剧”,“话剧的生命就是对话”,洪深的提议得到了戏剧同仁的赞同,从此,这种新的舞台艺术形式有了自己新的固定的命名,“话剧”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钟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