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海人买书,除了新华书店和网上网下各大书城外,还有个另类去处——闹市街头的“黄鱼车书摊”。人人都知道那里的书多为盗版,可还是愿意掏钱。为什么?便宜啊!
现在的书太贵了
昨晚,记者路过江宁路美琪大戏院门口,就看到个“马路书摊”。近期热门畅销书,《于丹<论语>心得》、刘心武最新文集《四棵树》、池莉小说新作《所以》等都有,通通10元一本,成交价可砍到8元。而这几本书的正版定价分别为20元、35元、26元。
盗版书封面套色不准,内页质地极差,印刷就更不用说了,但价格优势硬是吸引了不少人。记者暗中观察,半小时内光顾的有7人,其中既有穿校服的中学生,也有老先生,还有几个是刚下班的白领。一年轻女子看中一本《藏獒》准备掏钱时,记者上前搭话:“这书虽然便宜,但手感也太差了。”“能看就行呀,现在书太贵了,多买吃勿消。”
贵到什么程度呢
现在的书贵到什么程度呢?
博库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冲听记者这样问,随机选取了十几种常销书:《红楼梦》1972年售价3.70元,现价59.70元;《辞海(缩印本)》1979年售22.20元,现价230元;《鲁迅全集(精装)》1982年售50元,现价990元;《傅雷家书》1984年售1.80元,现价18.80元……也就是说,当前的书价是以前的十几倍二十几倍。
徐冲以电影票价作对比:上世纪80年代一张电影票0.15元,后来宽银幕涨到0.25元,现在呢?20、50、60元,甚至80、90元。20元票价是0.25元的80倍。就算最优惠的5元票,也是0.15元的33.33倍。相对于菜价、电话费、公交车票价、医疗费,书价还不是涨得最多最快的!但读者说,书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高书价增加了我们的文化消费负担。
心里装着读者吗
本报老读者林良敏先生对比“黄鱼车书摊”的盗版书与正版书差价后讲,出版社要付稿费、印制成本、发行费等,正版书价高一点是有道理的,但也要有个合理价格。书价定得这么高,就不怕失去更多读者?
本报记者李菁张晓然
广大读者对书价高有何意见与建议?欢迎加入新民网www.xmnext.com讨论。
吴江路“黄鱼车书摊”在等客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