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京黑簪巷6号,城南一带的老居民都知道,它是我国云锦大师、“最后的云锦艺人”吉干臣的大宅门。然而就在几天前,这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已被拆掉一半。一个记录和见证南京云锦业发展的大宅门,将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目击现场:
断垣残壁留有余韵
前天下午和昨天上午,记者两度来到现场,在云章公所古建筑群(文保单位)的斜对面,找到了黑簪巷6号。高高的门头两侧,雕刻着吉祥如意的图案,还能看出往日大宅门的气势。
走进门去,眼前是一个10多平方米的天井,左右两侧是一排平房。平房里的人家已经搬走。从天井穿过,地上放着一个石锁。左边厢房的两面墙已被拆除,地上到处是碎砖乱瓦。但厢房的墙壁处,还竖立着四扇保存完好的雕花大门,令人感慨万分。
在厢房的对面,住着一对老年夫妇,现年77岁的汪大妈和老伴住在这里已有60多年了。他们是大宅门最后的留守者。汪大妈告诉记者,大宅门后面的两进房子已经拆掉了,但未拆掉的木梁上,还保留着好几个镂空木雕,其工艺图案与徽派建筑非常相近,古朴典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住户回忆:
相处多年的好邻居
吉干臣的第四代孙吉志助,趁着大宅门还没拆掉,也来到这里,看到大宅门满目疮痍,感慨万分。
毕竟老屋跟吉志助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已住了几十年的大宅门,吉志助告诉记者,老屋拆迁前,共有四进房子,两个天井,一个花园,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前,还有一个私家水井,每年夏天,全家人和住在院子里的邻居,都用井水做饭、洗衣、洗菜等。
汪大妈说,黑簪巷6号大宅门没有拆迁时,共住着七八户人家。现在已陆续搬走了,只剩下他们家了。据汪大妈回忆,这个大宅门已有200多年历史,前后有4进房子。清朝末年,吉干臣从别人手上买下了这个大宅门所有房子,而后搞云锦织造。60多年前,汪大妈从吉干臣手里买下了大院里其中的东厢房,面积达70多平方米,并与吉干臣成为好邻居。汪大妈告诉记者,吉干臣共有3个兄弟,另外两个叫吉雨山、吉德良。解放前,吉干臣与吉雨山一直从事云锦织造业,吉德良却在政府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前,吉干臣从外面买来了许多木料,准备对大宅门里的老房子进行维修,后来日本人打到南京后,吉干臣就带着全家人跑到重庆躲避战火。抗战结束后,吉干臣一家人又返回南京。发现原先准备维修房子的木料全被人偷走了。解放后,吉干臣搞云锦织造非常红火,他用仅有的一台云锦织造机带徒弟,并手把手教一些学生学习云锦织造技艺。汪大妈说,晚年的吉干臣喜欢喝酒,但身体不是太好。
文物部门:
应该把它保护下来
昨天上午,记者采访了秦淮区拆迁安置办公室一名姓徐的负责人,他说,他们也看过黑簪巷6号古建筑,但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前天,省建设厅负责人也来看过这个房子,让我们现暂时不要拆,我们就没动了。”徐主任说,几天前,他们发现老房子上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木雕,于是他们让民工停了下来,希望有关部门拿出方案出来,是异地重建,还是原地保护,现在就等答复了。
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黑簪巷6号这个古建筑,从史料来看,一直都有记载,与其他古建筑一样,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考古价值,应该把它保护下来,而不是拆迁异地保护。他重申,作为明清古建筑,在南京已为数不多了,它承载着当时的历史信息。快报记者薛林文/摄
人物档案
最后的云锦艺人
吉干臣,生于1893年,卒于1976年,他的一生都与云锦息息相关,被称为中国“最后的云锦艺人”。正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锦工艺,在解放初期一度濒临失传。1954年,为了抢救云锦工艺,南京市政府在民间“挖掘”出两位身怀绝技的云锦艺人参与研究,吉干臣便是其中的一位。
吉干臣于1954年进南京云锦研究所工作。此后他对云锦技艺的继承、传统品种的恢复、新产品的设计试制等,在技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58年,在吉干臣的潜心研究和指导下,以木制手工业织毛巾机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条祈祷毯即天鹅绒毯。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天鹅绒毯成为我省大宗出口产品。
吉干臣宅院的门头
住户指点宅门已经拆了一半大宅门内遗留的雕花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