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分享到丰厚的图书资源,享受越来越便捷的借阅服务。这一切都得益于天津图书馆不断延伸的公益服务。
从2002年开始,天津图书馆尝试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开设社区、行业分馆,并通过配置流动服务汽车、探索一码通网络图书馆建设等形式,以通借通还的方式为大多数读者服务。
据天津图书馆馆长陆行素介绍,随着阵地服务向社会服务的拓展,天津图书馆逐步形成了四轮驱动的服务模式。
首先,天津图书馆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开设了社区分馆。2002年4月,由河东区富民路街提供馆舍、人员、设备和日常维持经费,天津图书馆提供藏书和技术支持,双方合作建立了天津市第一个社区图书馆服务示范点,迈出了延伸服务探索的第一步。
目前,天津图书馆拥有馆藏图书415万册,每个分馆的图书保有量平均约4000册,还将按每年500册的速度递增,基本能满足周边读者的日常需求。
其次,天津图书馆还开设了多个行业性分馆。2005年,天津图书馆与市公安局共建了34家公安分馆,在条件成熟的派出所还设立了阅览室。
2005年年底,天津图书馆与市工商局合作建立了工商局分馆,2006年又与市残联合作建立了残联分馆,使馆藏文献利用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第三,天津图书馆配置了流动汽车。早在1998年,天津图书馆就购买了流动服务车,为地处边远的部队、监狱、机场、部分企业和社区开展送书上门服务。2006年,天津图书馆又购置了新的流动汽车,载书量由过去的1000册增加到3000册,每天要为4个点上门服务,全年外借图书6万余册。
记者随外借部主任王艳领来到老年人集中居住的体北社区采访时,汽车流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为几名老年读者办理借还手续。今年72岁的张胜利老人说,现在汽车流动图书馆开到家门口,随借随还,图书馆成了自己的书房。
目前,天津所有的分馆和汽车流动图书馆都与天津图书馆电脑联网,实现了通借通还。
第四,建设一码通网络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从2006年5月开通电子文献网上阅览一码通服务,注册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阅览国内7200多种学术期刊、1000多种报纸、6000余种电子图书和300多家高校的优秀学术论文等数字文献资源。
陆行素说,网上阅览一码通服务是纯公益性服务,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和下载流量之内阅览、下载所需的文献,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截至2006年底,天津图书馆共建成分馆58个,流动汽车服务点34个,累计发展一码通网卡阅览用户3349个,极大地增强了图书馆开展外借服务的辐射能力。
外借部流动服务组组长郭建华告诉记者,随着业务量的发展,各分馆还推出了个性化服务。读者可以提前填写需求登记表,把自己打算下次借阅的图书目录提供给管理员,受到读者的欢迎。
记者在南开区阳光100社区图书分馆采访时看到,200平方米的室内窗明几净,光线充足。四个大书架分列两边,阅览区、休闲区、电子读物阅读区,规则地隔离开来,互不影响。
分馆图书管理员梁斌告诉记者,目前由他负责管理的图书为4460册,每个月更换50册到100册,社区还自费订阅了一些时尚类杂志和时政类周刊,基本能满足社区3500家住户的借阅需求。自2006年4月16日开馆以来,分馆已为180名读者办理了借书证,日均接待30多名读者。
70岁的吴继美老人是分馆的常客,他说:我每天就泡在这里,看不完的书就借回家去,还可与家人共享。这里环境好、清静,能看进去书。
陆行素说,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各区县已有400多个社区图书馆、站、室,下一步,天津图书馆打算根据这些图书馆站的意愿,选择50个条件成熟的图书馆站加大扶持力度,并新建30个社区图书馆。2007年再购置一辆流动服务汽车,发挥其机动性,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各项措施多管齐下,为最大多数的读者服务。体北社区的张胜利老人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读者是树,书就是根,根深树茂,天津图书馆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