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瞭望》讯农民工,通常是指拥有农村户口而又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或农村生产力,他们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二亿多人,按照国家确定的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56%的指标,今后每年还会
有1300万农民进入非农产业,跨入城镇,融入工人阶级队伍。
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深入研究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激发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至为重要。
一份专题研究报告认为,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进入了一个良性上升的嬗变阶段。其必然趋势是,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开始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逐渐改变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契合的封闭、单调、同质的传统生活方式,转向与现代工业文明和都市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但农民工置身城市环境,势必受到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
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农民工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心理、感情生活等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农民工之间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生活方式方面,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影响日益强化,但其主流依然是消遣方式单调,生活方式简单。调查中,当问及闲暇时间如何度过时,回答睡觉或聊天的占52.2%。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工资全年用于文化生活消费方面如买书买报、买音像制品、看电视电影等,在200元以上的仅占9.9%,在回答“你工作的单位或居住地是否有业余文化生活设施”时,选择“有,比较多”的仅占8%,“没有”的达60%之多。在思想观念方面,现代性思想意识对农民工的影响正在扩大,但其落后性的一面仍难以令人乐观。据调查,农民工遇到矛盾纠纷时,31%的人抱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默默忍耐过去,28.6%的人通过打架斗殴等暴力手段解决,26%的人选择找熟人调解。在随机访谈中,86%的人相信命运,40%的人承认自己参加过封建迷信活动。在社会心理方面,农民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心理矛盾冲突并存,精神压力不小。在回答“对自己目前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态度”时,非常满意的占13.2%,基本满意的占41.4%,不满意的占34.4%,非常不满意的占10.8%。当问及“你认为自己是否受到歧视”时,选择歧视严重的占32.7%,有歧视但不严重的占43.5%。调查发现,58.4%的农民工换过三个以上的工种,他们中的很多人至今仍不清楚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在问及是否有长期留居城市的打算时,仅12.4%的人回答有信心,35.8%的人回答愿意留城但没有信心。在情感生活方面,感情空虚寂寞,性生活遭遇尴尬,性健康潜伏着危机。调查中,在回答“你平时是否感到孤独”时,感到很孤独的占68%,偶尔感到孤独的占19%,不孤独的仅占13%。据某市妇联调查:2003年,农民工离婚的占全市离婚总数的54%,2004年为56%,2005年为57%,农民工日渐成为离婚的主要群体。
要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从总体上讲,要注重“三个依靠”和“一个切合”,即:依靠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发挥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依靠农民工自身的自强自立、自我保障,发挥农民工的主动参与作用;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的精神关怀、文化服务,发挥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切合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政策支持:要改革完善户籍制度,确定他们的社会地位。采取梯级推进方式,放开小城镇、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户口自由迁移,推进城乡户口统一登记制度。要健全完善就业培训、服务、管理制度,提高他们的城市生存能力。要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低费率、广覆盖、易转移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关于政府主导: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涉及农村劳动力精神文化服务的相关职能,营造精神文化生活的良好舆论氛围。
关于引导帮助:大力引导他们主动强化文化知识学习培训。积极帮助他们重视提升思想和心理素质。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方式。努力增强他们自我参与的意识和维权能力。
社会推动:要求用工企业都要有所作为。工会组织要做好组织保障。城市社区要发挥辐射带动服务作用。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切实提升:即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升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和质量。要切合农民工的文化、技能、心理和思想素质,提供精神文化服务。要切合工作和生活习惯,开展精神文化活动。要切合精神文化生活的规律和特点,发展适宜的精神文化产品。要切合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实际,满足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