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昨晚,南京市话剧团优秀剧目《沦陷》在南京理工大学演出,让师生们深深感到震撼。明天,该剧将晋京参加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新剧目展演。市话团长颜钢告诉记者,《沦陷》已在南京演出了36场,反响非常强烈。
是精品就会有市场
在南京演出市场,话剧相对于其他流行的艺术门类而言,确实显得有些冷清。原因在哪里?颜钢分析认为,话剧作为高雅艺术,存在着市场培育和包装推广的问题。比如说市话作为国家专业艺术团体,主要的任务是创作优秀剧作。从产业链角度讲,应该有专业的营销人才来推广剧作。但现实情况是,剧团从排戏到推向市场都是一肩挑,难度很大。但从市话这几年创作的《秦淮人家》、《平头百姓》等作品看,只要是精品,还是会有市场,有好的票房。近期南京话剧市场的走势,可以佐证颜钢的观点。话剧《立秋》在南京演出结束时,观众长时间起立鼓掌,演员们在感动中4次谢幕才拉起大幕;《西望长安》上演,更是一票难求;《暗恋桃花源》将于“五一”亮相南京;著名导演熊国栋执导的话剧《美国的爆玉米花》也在排练中,5月将在宁公演……
《沦陷》让观众领略话剧魅力
姚远编剧、胡宗琪执导的《沦陷》,以冷峻的手法、史诗的风格反映了一段沉痛历史。舞台上,当鲜血顺着古老的城墙流下时所产生的震撼力,表达了国家之祸、人民之伤的悲痛。剧中主要演员之一惠娟艳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同样题材的舞台作品相比,《沦陷》更关注人性的张扬,让它在思想深度上更有层次。让观众最近距离地和剧中人物同呼吸,这就是话剧的魅力所在。”主创人员介绍说,《沦陷》的创作灵感来自著名的《拉贝日记》。全剧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面对国难当头、家破人亡,唯一能拯救自己和国家命运的,就是“团结起来与侵略者抗争”。《沦陷》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眼泪,还有思考、警醒和震撼。该剧昨晚演出得到的热烈反响,又一次为升温中的南京话剧市场注入了新的热量。“保温”依赖话剧小剧场南京话剧市场的走热,不仅让喜爱话剧的观众心头热乎乎的,也让业内人士感到由衷的欣慰。著名话剧演员、原省话剧院院长高英昨天对记者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相对稳定的欣赏人群,从以往的实践看,只要是精品话剧,南京观众都是接受的,这恰恰是我们这些长期从事话剧艺术工作的人的一种动力。”曾创作《路就在脚下》、《打开窗户说亮话》等颇具影响的话剧作品的南艺尚美学院教授、导演熊国栋也认为,短时间内有这么多话剧呈献在南京观众面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个热度如何‘保温’,值得思考。对南京这样的城市来讲,应该有更多的小剧场话剧,分阶段地与观众见面,以保持这一艺术形式的长久不衰,市场持续‘保温’。”但无需讳言,目前南京的小剧场很缺乏,客观上造成了有戏难演的局面。比如市话近几年创作了好几出优秀的小剧场话剧,可苦于没有自己的小剧场,首演之后就“封存”了,现在要演就得租用场地,成本加大,难以承受。还有一些在宁的院校剧社,每年也有新排的话剧,演出场地成了最头疼的问题。不过,颜钢昨向记者透露说,市话正着手将位于新街口的该团排练厅改造成小剧场,一旦这项工作完成,就意味着南京话剧热的“保温”有了一定保证。这个信息,让人感到鼓舞。 南京日报记者 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