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君辉)昨天早上,“阳光行动”正式启程。8点至9点,重庆新闻广播《阳光重庆》正式开播,导播间3台阳光直播电话响个不停,本报热线966966也被打得发烫。尽管这期节目的主题是“服务三农,打假治劣”,但食品安全成为市民关注的最大焦点。
|
|
市民最关心食品安全
昨天早上7点45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喻维嘉副局长率领该局质量监督处卢华处长、食品生产监管处王茜副处长、政策法规处杜渐处长和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质检中心李立主任走进《阳光重庆》直播室。为了做好这场首播,市质监局已准备了半个多月,昨日更派出8位处长助阵,全市40个区县质监局和市局直属部门的干部则收听了该节目。
市民马丽第一个把电话打进了直播间。她咨询的问题是,前两天买了一盒合川桃片,回家后发现没有“QS”标志,是不是存在问题?王茜回答说:“不是的。目前市场上的食品并不是没有QS标志的就有问题,比如合川桃片。”
随即,市民石甜询问,现在食品的问题有点多,国家有没有专门的法律来管?市民向辉问,办火锅底料厂需办理哪些手续?市民罗庆红问质监部门哪个管食品安全等,均得到了在线回答。
纠风办转交有关部门到昨天早上9点,《阳光重庆》负责人介绍,导播间的热线电话还在响。本报966966热线也响个不停。除了接进直播间的热线电话外,其余电话工作人员一一做了记录,并在昨日通过市政府纠风办转交有关部门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