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玲)申城地铁车站引入“双语”播报站点模式有望成行。记者昨日获悉,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和城市的日益国际化,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将逐步在一些中心、枢纽车站进行“双语”播报试点研究。
“叮——本次列车终点,上海火车站!”……当地铁列车由疾而缓驶进站台时,标准的女声普通话广播语音一遍遍重复着来车信息。
樊雨良说,上海目前正在创建国际大都市,对外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据了解,目前本市常住人口约有1778万,而流动人口达到了580万,其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海外游客呈逐年稳步递增之势。“在国外发达国家大都市,市内轨道交通是最为便捷、安全的大客流公共交通组织形式,而到2010年,上海轨交网络化运营将进入成熟阶段,更多的乘客将轨交作为其出行的首要选择。”
樊雨良代表表示,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站点文字标识以及车厢内报站均已实现“双语”服务,但通过深入观察后他发现,不少外国游客因在换乘过程中不熟悉本地语言和交通环境,往往会在地铁站点内感到束手无策、迷失方向,若无法及时得到工作人员或其他乘客的指点,常会耽误行程。
针对这一情况,樊雨良代表建议,作为对外开放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地铁的各项服务指标应与国际大都市标准接轨。“在站点内,电子荧屏和站内广播最好都要有中、英文两种提醒语种,通过滚动播出避免外国乘客乘错车。而据我了解,在日本的地铁里,一般都有五种语种来滚动播出。”
市交通局近日表示,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和城市的日益国际化,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将逐步在一些中心、枢纽车站进行‘双语’播报试点研究,同时也开通动态信息系统中英文的同步显示。而樊雨良代表告诉记者,交通部门有关人士已与他进行了沟通,估计今年特奥会前,就会有相关地铁车站率先试点“双语报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