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进外资时,应该注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要变招商引资为找商选资。”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近日对滨海新区各相关部门进行招商引资业务培训,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教授葛顺齐应邀作了主题为“提升外资质量,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找商选资的转变”的讲座。
来自滨海新区各行政区、功能区负责招商的主管领导50余人参加了培训。
针对当前招商引资面临的新形势,葛顺齐教授建议,要调整评价高质量外资项目的标准,将项目数、合同外资、实际外资三项考核的“规模”指标,调整为实际外资流入、进口设备占固定资本投资比例、税收、就业四项“质量”考核指标。
他表示,数据显示,开放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因此引进外资对滨海新区而言依然必要。但在引进外资项目时,必须注意其质量和水平,应主动寻找适合本地产业规划、资源条件等项目,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找商选资”。
据其介绍,过去,由于攀比引资规模,降低准入门槛,导致我国引进外资质量不高。例如2004至2005年度,昆山就有5家外资老板逃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外资结构分配不合理,部分行业被外资垄断。为吸引外资项目,为他们提供过多激励,优惠成本约占FDI流入量的43%。外资项目质量低,还导致土地资源消耗过多,投资强度低(每亩5万至10万美元)。
葛顺齐介绍道,诸多负面效应特别是转移价格、商业贿赂、限制技术转移、违背市场竞争、虐待劳工等,会导致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全球每年依靠外资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25%流向中国,而我国的国际分工处于价值链的下端,需要大量初始要素投入,作为资源稀缺国家,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总之,中国目前利用外资的现状是:高引资成本、高要素需求、高行业垄断、低国际分工,与我国致力于发展的集约、和谐、富民、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总体经济战略不相协调。
因此,他建议对高质量外资加以界定,将考核外资的“规模”指标调整为“质量”考核指标,并根据国家重点行业发展战略,设立高质量外资的行业范围。在研究各区域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确立高质量外资在区域分布上的“差别”待遇,以及依据外资企业在华功能定位和国际分工档次进行界定。在他看来,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绩效评估也非常必要。他建议从能源消耗、土地占用、企业税收、劳工就业保障、环境影响、激励成本、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加紧高质量外资企业及其在华社会责任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