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成功捐献骨髓者13人,其中厦门5人
早报讯(记者周长锋文/图)昨日上午,厦门红十字会与厦门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及4位骨髓捐献者一行,到漳州边检站警通中队与官兵进行“捐赠造血干细胞”座谈,并为厦门本地捐髓第一人———邵加力颁发奖品及慰问金等。
警通中队队长史铁说,新兵刚下连队3个星期,正处于体能强化训练阶段。邵加力的成绩不错,5公里越野跑还是跑在班里最前面的,一点都看不出来捐过骨髓。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此行的目的一是看望邵加力,二是想通过邵加力的身体状况让大家知道,捐献骨髓不会伤害身体。
据厦门红十字会介绍,全省历年来入中华骨髓库为1.5万人份,其中厦门6350人份。全省成功捐献骨髓13人,其中厦门5人。
据悉,采集骨髓的最佳年龄为18-55岁,实际志愿者普遍较为年轻。由于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这就经常出现捐献者个人热情很高,而家人却持反对态度的现象。
人物
首个捐献骨髓的厦门本地人邵加力———
“捐献骨髓对身体无害”邵加力,一个腼腆、不善言辞的小伙子,老家同安,毕业于泉州卫校中医系。
谈到自己捐献骨髓的原因,小伙子说:“我在医院进修的时候,时常遇到一些生命垂危的病人。看着他们无助的眼神,我就想,如果能帮助他们该多好。”
此前,邵加力在网上看到过红十字会和血站征集捐献骨髓志愿者的公告。一年半前,他到厦门岛内玩,路过红十字会时,就进去报名当了志愿者。
“当厦门红十字会通知我找到了和我的骨髓初配成功的患者时,心里非常兴奋。在茫茫人海中,能在如此小的几率下(十万分之一)找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还是很幸运的。”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后,他再次抽取血液样本做了“高分辨”检测,正式确定了造血干细胞和患者的匹配。去年7月22日,医生分两次从其体内抽取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并及时送往受捐者所在的武汉医院。
邵加力说:“刚开始身边有些朋友不了解情况,不太支持我的做法。后来我给他们解释了捐献骨髓对身体并没有很大影响,这些朋友大多数人就转为支持我。我还动员他们也到血站抽抽血,看能不能帮助有需要的人。捐献时是完全瞒着父母的。”
“我入伍后,经过了高强度的集训,体质恢复得很好。这证明捐献对身体并无妨害。”邵加力最后呼吁大家都能给需要帮助者献一份爱心。(周长锋)
骨髓捐赠成功者谈———
“只是针扎进去而已,没感觉”张良建,全国捐赠干细胞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是厦门捐献骨髓的第一人,也是福建省首例大学生捐赠者。2004年9月10日,他成功地捐献了骨髓,给远在北京的罹患白血病的解放军战士小彭送去了重生的希望。他说,当初一听说骨髓可以治疗白血病,就在献血时填上了捐献意愿。
王兴莲,厦门某工厂职工,泉州泉港人,2004年10月22日为福州肿瘤医院一18岁白血病男患者捐献骨髓。她觉得骨髓捐献要多宣传一下,让大家都知道,捐献骨髓不是那么恐怖的事:“就跟献血一样,只是针扎进去而已,也没什么感觉。”
江良秀,厦门一家药房的员工,2005年2月1日捐赠骨髓送给海南患者。
侯涛,厦大2003级学生,2006年7月20日捐赠骨髓给北京一女孩。大一下学期,厦门大学组织学生献血,他当时对血站工作人员说愿意捐献骨髓,并留下个人资料。邵加力,厦门同安人,现役军人,2006年7月20日为武汉的一位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现在漳州边检大队当兵。(周长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