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快评
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这是一份女大学生的求职切片,在《就业促进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今天,在京城的一家“求职客栈”。
这位名叫丁媛媛的大学生,来自外地,到北京住进“求职客栈”,找了20多天工作之后离开了……从“求知”到“求职”,原来路途并非一步之遥。为“求职”服务的“职业”倒出现了。在南京,也出现了为来自外地的求职学生排解生活之困的“求职公寓”,还是大学生创办的。
一段时间来,各种有关求职的新闻不少:“男生整容多,折射就业难”、“大学生零工资就业”、“企业用人标准改变、优秀生频频落聘”、“高学历——重男轻女,低学历——重女轻男”、“求职学生与招聘公司互不信任,诚信缺失双方求助‘侦探’”……如今的就业难,是一个大盘子里的事情;今年,城镇新增求职人员将达2400万人,有关方面说,“争取能够实现1200万人就业”,也就是解决一半求职者的岗位,还有1200万人嗷嗷待哺。而且,我国未来几年的就业压力都很大,形势依然严峻。
这个时候,我们多么希望“岗位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在没有路的地方,总得走出路来,那么,就得另辟蹊径、另起炉灶。套用一个电影名《爱情呼叫转移》,今天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求职呼叫转移”、“岗位呼叫转移”。在“转移之路”还不是很明晰的时候,至少要有这样的想法与意识。譬如对于房价,最近国务院参事室经过调研之后,就建议政府为八成工薪阶层提供经济适用房,这就是“整体转移”的思路,是在种种措施压不住房价的情形下的一种另起炉灶的思维转换。而为求职者服务的“职业”的出现,不也是一种思维转移吗?
如果以“岗位呼叫转移”、“求职呼叫转移”来观照这位入住京城“求职客栈”的外地大学生丁媛媛,我们就不难发现她“转移”去北京的方向是不那么对头的——千军万马奔京城,京城哪来那么多岗位让你就职?丁媛媛在京城“碰壁”之后,最后还是奔大连去谋职了,这样转出北京,总比永远待在京城“求职客栈”里要好。在丁媛媛求职的“切片”之外,我们应该获得这个基本启发。个体的求职如此,群体的求职不可以如此吗?眼睛向外的“转移”,才是发散性的;角度向下的“转移”,才是天地宽的——这是基本形态。
从岗位的开发、创造、提供方来看,“岗位呼叫转移”更紧要、更可为,这同样要求跳离传统岗位观、跳出传统地域观。事实上,许多领域的岗位都不是一层不变的,而存在转移的状况,只是有的事很遗憾,“转移”之后岗位变成了人家的福祉——转到国外去了。典型如我国的传统中医药业,如今竟在国外发展得如火如荼,“墙里开花墙外香”:在国内一批人叫嚷着废掉中医的时候,中医已被74个国家承认,中医在韩国已被改名“韩医”,而来我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中有七成是学习中医及相关学科的。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宣布中药出口突破7亿美元大关时,这个出口额竟然还不及日本“中药”救心丹一个品种!“中药产业大国”竟然转移到日韩去了,我们还有人神叨叨地宣布要废除中医,让搞中医的人统统下岗喝西北风去。如此来看,就业岗位的“转移”问题,还真不是一时一地的小事。面对求职,面对岗位,我们应该切记:离地面越近,才能离天堂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