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李冀)昨天本报报道了在水西门清代古建筑天后宫大修过程中,意外从西墙上刮出两块字迹完整清晰的乾嘉古碑的消息,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昨天上午,前去天后宫一探究竟的人络绎不绝。
家住南湖的胡季华老人早在1984年就参加了南京市的文物普查工作,当时正是负责水西门区域,天后宫就是他和同事们在那次普查中发现并申报为文保单位的。
无独有偶,郑和研究专家杨斌老人也为记者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87年,我有一次到朝天宫那儿办事,无意间听说有这么个地方就过去了。当时那里是一家三鸿卤菜坊,我看到了这两块碑,并且把碑文抄录下来了……”根据两位老人的回忆,记者可以推测,古碑被包进墙里的时间不会超过20年。
然而,正是因为这次“入墙”使得两件文物幸运地完整保存下来。和这两块碑命运截然不同的是天后宫北墙上另一块216×181厘米的巨型落地石碑。它记载了乾隆二十八年福建仕商捐资扩建天后宫的事,因为长期裸露在外,受到做卤菜的盐卤腐蚀,石碑下半部分已经字迹漫漶了。
昨天,文物部门也派市博物馆专家查看了古碑,他们此前对这次大修并不知情。现场查看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3块古碑记载的内容确实相当重要,他们将立即安排人前来制作拓片保存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