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有个朋友是个快乐的胖子,他说,有一次他踏上一个电子秤,结果电子秤不但无法显示他的体重,还发出这样的警告:只能称一个人,请下去一位朋友。
当然是这位朋友调侃自己体重的笑话,不过但凡高科技的仪器都有程序的设置,都有自己的职能范围,机器也不是万能的,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所以,前几天有媒体报道,有记者拿茶水代替自己的尿液,去各大医院检查,结果好几家医院查出“有炎症”,从而质疑医院的检测结果,这条新闻并没有让我特别震惊。“尿检”是医院的常规检查项目,如果质疑尿检,就相当于连家里的体温计都要质疑,那以后生病就只能像梅花鹿一样嚼路边的花了。
除了有这样的心态,“茶水验证法”,让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情形,想来如果那个仪器是专门检查尿液的,面对茶水,检查出“有炎症”还算好的,如果程序再精密点,恐怕会像电影中常见的那些镜头——嗡嗡地计算半天,扑地冒出一阵浓烟,瘫痪了。
当然这是我这个医学盲的想像,但用茶水来考验验尿的仪器,似乎多少有点恶搞,也不太像懂医学的记者作出的报道。
要知道,现在是一个资讯传播发达的社会,信息传播似乎也遵照一个“简化”的原则,“香蕉树得了一种类似人类得癌症的病”这样的新闻的传播速度,肯定比“吃香蕉会得癌”的传播速度要慢。在医患关系未尽人意的今天,“茶水发炎”符合想像,而且简单明了,易于描述,也会成为很好的谈资,肯定有好的传播效果。
但以此证明医疗机构的检验能力或者医德有问题,却不足为凭。记者应该比普通民众更有科学精神,“茶水发炎”是个取巧的方法,但取证的过程已经违背了科学原则。本来我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自觉维护医疗机构的形象,但昨天卫生部回应“茶水发炎”事件的说法,却让我失望。卫生部认为事件有违新闻记者“职业伦理”,不但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提出的证据同样也不足以服众。
无论是卫生部,还是媒体,其实都有更好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结论,现在的问题是,媒体只能用茶水,卫生部只能搬出和谐理论和专家观点。双方互扣帽子的能力不相上下,都太轻率了。
不就是个尿检仪器吗?到底有没有人懂医学呢?医院夹在中间,为啥不发一言。据说有些产品为了免责,说明书特别详细,饼干外包装上会写“塑料袋不能食用”,看来医院也可以效仿,在尿检仪器上贴出声明“只对人尿负责”。 质数欢迎回应(电邮:shelun@188.com 博客:blog.oeeee.com/shel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