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军
高梅秀(右)
王瑞卿
赵明(中)
党中央、国务院近日在中南海表彰了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代表,这是党和政府对长年辛勤工作在农业科技推广战线的广大科技人员的亲切关怀。
科技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驱动力,是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现在农业农村发展对科技和人才的依赖程度在加深,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要切实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摆在“三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应用。
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不辱使命,发扬情系“三农”、甘于奉献、锐意创新、拼搏进取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把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我市受表彰的刘学军、高梅秀、王瑞卿、赵明等专家和技术能人,是工作在科技普及战线上的杰出代表,今天刊发他们的事迹,意在鼓励先进,推动我市农业科技进步再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振兴农业离不开科技,富裕农民离不了科技,繁荣农村离不得科技。我们要从时代要求、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切实增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目标和任务,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和农业发展实际需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力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市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尽快进入全国前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科技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优化农业科技力量布局,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水平。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和技术示范活动,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与科技服务,构建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有效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条件设施和人员待遇,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四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面向产业、面向国际、面向未来,通过落实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与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和专家团队,建设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和基层农技推广队伍。1
杂交粳稻专家
刘学军
十多年来,为加快选育出优质杂交稻种,刘学军大约有一多半的节假日都没有用来休息,而是工作在田间地头、试验室或者是奋战在推广开发的第一线。在三亚,他没有时间去旅游观光,一下车就戴一顶草帽,背着试验材料像当地农民一样直接下到稻田,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中午就在田间吃点面包。
2007年春节,天津市水稻研究所杂交粳稻研究室主任刘学军又一次和家人分别,率领科研小组奔赴海南三亚农村试验田里,开展杂交稻种选育。由于条件所限,刘学军率领的科研小组在当地没有自己的科研楼,他就用最便宜的价格租用当地农民的闲置楼,住宿条件非常简陋。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成功选育出了“3优18”、“津粳杂2号”、“津粳杂4号”等5个杂交粳稻新品种。这些杂交粳稻新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强,品质优,受到稻农的热烈欢迎。有两个品种(“3优18”、“津粳杂2号”)通过了国家审定;有3个品种(“3优18”、“津粳杂2号”、“津粳杂4号”)通过了天津市审定;有两个品种(“津粳杂2号”、“津粳杂4号”)被列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优18”水稻新品种在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杂交粳稻新品种向全国推广,后又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还被确定为国家“十五”计划期间第一批主要农作物“后补助”新品种(全国获“后补助”的农作物新品种共有52个)。使天津市农科院的杂交粳稻科研水平跻身于国内领先行列。刘学军带领研究室全体科技工作者还积极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开发工作,深入到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积极宣传本所研制成功的水稻新品种,并同当地农业主管部门一起建立了推广服务网络,深入到农户和田间地头,向稻农和农村基层科技人员讲解新育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的特征、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由于育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质量优等特点,再加之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推广工作,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正迅速地大面积推广。前一页2
枣农的摇钱树
高梅秀
高梅秀
教授主持研究的市科委星火计划项目“蓟县野生酸枣资源开发利用及综合技术示范”,在蓟县罗庄子镇、城关镇、穿芳峪镇等十几个乡镇推广了野生酸枣上嫁接优良枣品种的栽培技术,为农民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社会效益显著,受到了农民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2006年6月16日,高梅秀教授接到山东寿光农民王某的电话,说他家枣树的花都落了,高梅秀一听二话没说,就坐着长途汽车,颠簸了一天来到了寿光,帮助这位农民解决了剪枝不到位和绿毛蝽防治问题。当时王某要给她1000元钱,高教授坚决不要,最后只收了200元钱,给他买了药剂。在枣树栽培的关键季节和关键时期,高教授还主动给农民打电话或自己开车前往进行技术指导,多次自己掏钱买农药赠送给农民。
近年来,高梅秀教授给天津市蓟县、东丽区、静海县等区县的农民举办“枣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训班100余次,无偿为农民提供由她自己主编的科技书刊500余册,赠送由她自己撰写的枣树栽培技术资料5000多份。2006年4月在天津电视台《四季风》栏目采访和报道了她关于冬枣春季管理技术。天津市科委受科技部的委托,高教授受天津市科委委派,同天津市科技信息所合作,正在无偿制作“多年不结果冬枣树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科教片,今年年底完成,将在全国播放,为枣农提供技术保障。前一页3
粮棉增产专家
王瑞卿
王瑞卿
研究员多年来深入乡、村和农户,开展了大量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服务,物化推广新技术与产品,传授了大量新知识和信息,对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她长期在农村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主持或参加完成了部、市级农业科技项目20项,创社会经济效益6亿元。
4月2日,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王瑞卿研究员又一次率领农技推广人员深入武清区,对该区麦田进行跟踪科技指导。在该区南蔡村镇麦田里,她告诉麦农们要开展科学施肥,氮、磷、钾肥要均衡科学。针对今年春旱情况,她叮嘱麦农要利用一切条件,及时浇灌小麦返青水。为确保本市夏粮丰产,她还参与研制与推广了冬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将小麦栽培技术模型化,生产管理程序化,突破了小麦管理繁杂无序的生产瓶颈,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填补了我市小麦栽培技术空白。近年来,棉花种植成为本市又一主业,从2001年起,她主持引进了国审“冀668”等优质棉花新品种,同步研究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引导区县科技人员采用物化技术推广模式,到2006年全市累计推广了150万亩,新增产值2.59亿元,农民通过使用新品种与新技术亩增收200元以上。几年来全市物化推广棉花新品种40余万公斤。她坚持采用工作到村、技术入户、示范带动、物化推广的方法,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前一页4
水产技术能人
赵明
赵明
是北辰区水产养殖农民的“摇钱树”和“财神”。自2002年开始,赵明主持的“名优虾类品种引进及培育淡化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让农民发了财。
为此,赵明连续几个月吃住在池塘边,细心观察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的生长习性,用他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让该区农民终于有了水产新品种的养殖,每亩养殖增收超过近千元。该项目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北辰区是本市重要副食品生产基地,养殖面积约3万亩,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民迫切需要养殖新品种。为增加农民收入,赵明又主持“天津市淡水池塘80/20养鱼模式高产高效技术”,解决了当地农民池塘养鱼增加养殖密度的关键难题。该项目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在这之前,他主持了“北辰区稻田养鱼技术示范”项目,获区级一等奖。他还协助天津市技术推广部门在全市其他淡水养殖区县推广,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总结出的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广。他还会同其他科技人员总结了一套适合当地水质、气候的养殖模式,使亩产量最高达到565公斤,不仅实现了天津市精品虾单产历史的突破,而且有两家养殖基地率先得到市有关部门颁发的无公害基地认证。如今,他又和其他科技人员共同在北辰全区6000亩养虾基地推广“健康养殖”——虾苗和鱼苗不得采用高温育苗,不得使用抗菌素;池塘必须定期消毒,水质必须良好,控制养殖密度;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养殖标准,采用生物制剂防病治病。目前,全区的精品虾的投苗数量达到8000万尾,成活率达到80%以上,虾苗的投放正在进行之中。前一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