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蓝天学院创办于1994年,坐落在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面向全国招生,纳入国家统招计划。学院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涵盖文、经、管、艺、教、法、医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一)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明确办学宗旨,办学特色显著
学院坚持“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办学”的宗旨,以举办非营利、公益性事业的民办大学为发展方向。在办学实践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牢固确立就业率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重视内涵发展,实现了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良性循环,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坚持党的领导,在全省民办高校中第一个成立党委,最早成立团委、工会和召开教代会,做到了党团工群组织机构设置健全,工作成效显著。2003年,学院党委被省教育厅社办党委授予“民办高校先进党组织”。
在人才培养上,学院注重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连续5年统招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7%。在江西省2003-2004年度高、中等院校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本科教育为主,以专科教育为辅,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建设成为民办高校中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高、管理规范、效益显著,在省内第一、国内一流的本科院校。
(二)以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为中心,改善学院办学条件,完善办学设施
学院为适应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需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瑶湖新校区校园基本建设高起点、高水平,占地面积1843亩,拥有教学楼、实验实训大楼、学生公寓大楼、餐厅、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学术报告厅、剧场、办公大楼等。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其中一个是国家一级竞训基地),有篮、排、网球等场地。图书馆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现代制造技术中心已被列为国家级数控示范中心,汽车实验实训中心设施在全省本科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院与省内外150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人才输送和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学院经江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批准,建立了“江西省蓝天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江西省职业培训综合基地”,具有27个职业岗位技能培训资格和29个职业岗位技能鉴定资格;同时还设有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为学生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创造了条件。
(三)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优良
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吸纳高层次人才,形成了年龄与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专任教师队伍。与此同时,学院广引全国高校的一流人才担任各系、部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大都来自省内各个高等院校,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富有高校管理经验。
学院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长期坚持推行“124”教学质量管理工程保证体系(即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实行系主任和班主任两级负责制,抓好教师聘任、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考试考核四个环节),并通过实施“三高一低”(即学生到课率、自习率、考试通过率高,管理部门事故发生率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目标管理,以达到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
为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学员启动四大人才工程建设项目,即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工程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旨在整体提高学院青年教师的学位层次。今后招聘新教师时,主要招聘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人员。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旨在通过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旨在培养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通过他们的带动和支撑,使重点建设的学科在省内乃至国内达到先进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旨在适应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强化学院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四)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效显著
为了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能真正反映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要求,学院的教学建设与改革,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加强职业能力训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从三个方面加强专业建设:
(1)重视专业设置。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现有办学能力为基础,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之始终能动态地适应社会需求。在开发新专业时,必须先进行社会需求调研,提出论证报告,经学院审定,报省教育厅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
(2)注重更新教学计划,通过对教学计划的动态管理,使之始终与市场需求接轨。从1999年开始到2004年,学院一直在更新教学计划:从学科性三段式的教学计划到准学科性压缩饼干式的教学计划,再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职业技能模块式教学计划。现在,学院教学计划的结构由四个基本模块和若干子模块组成。
(3)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学院现有1个全省高校专科示范专业(数控技术)、8个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科专业(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电脑艺术设计、商务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各教改试点专业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院从四个方面抓课程建设:
(1)优化课程体系。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大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实现学分制管理。
(2)改革课程内容。本着以应用为主旨和根据特征构建课程内容,反映当前社会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立足高职实际,不求全、不求深,只求实、只求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在课程内容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中,依据各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重组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综合化建设。
(3)抓好教材建设。根据学院教材管理办法,优先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的高职高专教材,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同时,学院还重视自身教材建设。
(4)重视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学院打破传统而陈旧的“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人性化,大胆试行案例教学法、知识竞赛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目标激励教学法,实施3S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为大部分专职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实行传统与现代教育方式结合,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法。
学院从两个方面狠抓职业能力训练:
(1)抓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院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职业能力训练达到的总目标以及各项实践训练应达到的目标。实行实践训练目标要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确保师资、设备、经费到位,时间落实,组织落实,校内实训课开出率达100%。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抓好职业能力考核。学院推行“双证制”(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职业资格证、汽车驾驶证、毕业证),各专业学生均须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
(五)以实现管理队伍专家化为目标,精干管理队伍,不断完善教学管理
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批有丰富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管理专家团队,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管理队伍。学院设有董事会和党委,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董事长于果,44岁,中国社会科学院商业经济硕士研究生毕业,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全国青联常委、江西省工商联副会长,江西省青联副主席,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等称号,办学理念新,办学能力强,民主作风好,尊重人才,知人善任。学院领导班子懂教育,会管理,团结合作,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是一个老中青结合、团结务实的领导团队。团队成员由以下同志组成:董事长于果,院长章启明、党委书记郑守华和副院长汪茂湘、吴吉平、李良贸、朱献民、许祥云、章新蕾、林素君、焦扣云、周万华、胡剑锋及院长助理胡传珍。
2004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院的评价是:十年自信自强办学,实现历史性跨越,创出品牌和特色,赢得社会广泛认同。学院被评为优秀。
(六)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校园文化生活丰富
学院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动学院素质教育,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学院高度重视“两课”建设,思想教育课程不断线;制定并下发了加强“两课”建设的意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设置“两课”课程,“两课”教研室全面开展“两课”建设和教学改革,改革力度大,效果良好;学院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结合各专业培养目标,开设了多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和考查,学院还积极举办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成效显著;学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成效明显;学院高度重视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组织健全;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在MVP(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称号)的行列中,学生郑健成为中国区域唯一享此殊荣的三人中的一员;在CC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学生刘振兴荣获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西赛区中的获奖名单中,有30人来自江西蓝天学院;在首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中国赛区舞蹈类比赛中,学生杜思思和刘霞分别荣获金奖和银奖;在全国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江西赛区的比赛中,学院派出的代表独揽本科组男子和本科组女子的第一和第二名。
学院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抓好学生党建和团建工作,注重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年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浓厚了校园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以科研为先导,推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初见成效
2005年度,学院共组织申报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3项,申报总数超过了历年来学院立项课题的总数。已批准立项的课题有: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5项,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项(重点1项,一般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课题1项。近年来,正式出版教材、学术著作50余部,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大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全面整合院内优质科研资源。2005年,经院领导批准,成立了以刘英卫博士为所长的“机械电子研究所”、以胡剑锋博士为所长的“信息技术研究所”、以熊翔辉教授为所长的“汽车研究所”。这三个研究所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院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学院具体做法是构建四个平台:
1、组织好申报江西省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含教改项目),为学院学科发展提供聚集人才、梯队建设和成果积累的平台。
2、努力办好正式公开出版的《江西蓝天学院学报》,为广大教职工、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和公开发表科研成果的平台。
3、制定了三个文件:《科研管理条例》、《出版或发表专著论文奖励条例》和《出版专著、教材资助条例》,竭力为全院广大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早出成果、快出人才的平台。4、做好已建和待建的科研院所的业务指导工作,为促进学院科研院所的发展和横向科研课题的拓展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平台。力争各科研院所在今年内取得横向课题突破方面有新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