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乙酰胺”,鼠类药品,怎么进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食堂熬的粥里,使200多名住院患者、家属和部分医院员工中毒?
事发
4月9日凌晨5时许,食堂厨师李清松从医院康复中心门前走廊的自动供水电水壶中打了两塑料桶水,用这水煮了两桶米粥。
经疾控人员调查,共有203名中毒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个别患者出现口唇、手脚麻木等症状,他们都食用了医院食堂供应的米粥。医院及时关闭了食堂,并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
应对
据了解,在有中毒反应的203名患者中,男性73名,女性130名,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7岁。事件发生后,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在中毒原因不明情况下,迅速展开对症救治工作,同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和残留物,急查所有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及一般状态,急检血常规,增加巡视病人的次数,重点病人重点看护。
在中毒患者中,年龄最大的女患者杜庆荣4月6日因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入院治疗,因食用米粥产生中毒反应,于9日下午死亡。
记者在医院走访时看到,大多数中毒患者状态比较平稳,情绪稳定。
调查
据了解,中毒事件发生当天中午,哈尔滨市公安局香坊分局接到报案后赶赴事发现场。根据一份警方信息通报,警方在现场勘查时发现食堂厨师打水的自动供水电水壶内有粉白色颗粒,做了取样封存。同时,黑龙江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患者的呕吐物、早餐、饮用水做了化验。通过对每个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认定,中毒事件由化学物质引起。4月10日,公安部门和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经检测认定,此次中毒事件不是因食物变质导致的中毒,而是化学性食物中毒,为“氟乙酰胺”鼠类药品所致。新华社记者徐宜军高增双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