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日,市高速公路执法部门紧急发布行车警示,为扼制隐藏在高速路隧道入口造成事故隐患的“暗适应”杀手,新型测速设备投入运行,提醒司机进隧道前应减速。“暗适应”是指人从亮处到暗处,需经过一段时间后,视力才能恢复。
市高速公路执法支队称,在高速路行车,“暗适应”状况都发生在入隧道瞬间。“暗适应”持续时间跟车速和隧道外光线成正比。而“暗适应”持续时间越长,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大。8日下午,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1小时内发生5起车祸,14辆车受损。执法人员认定,“暗适应”是罪魁祸首。近日连晴,气温升高,艳阳天也会增加。市高速公路执法支队说,内环、成渝和渝宜等高速公路中有隧道87个,尽管隧道内都装有照明设施,但亮度与隧道外的光线仍有明显差距。执法部门提醒司机:临近隧道入口约500米时,必须减速;打开车灯进入隧道;在非隧道路段行车中,建议尽量戴浅色墨镜,以降低“暗适应”持续时间。据介绍,高速公路执法部门已在渝武高速公路隧道内加装了新型测速设备。凡超速车驶入隧道,将会被抓拍,抓拍时不会发出瞬间闪光,避免司机遭遇第二次“暗适应”。据悉,其他高速公路隧道内也将逐步加装这种设备。
夜间入隧道要防“明适应”市高速公路执法支队介绍,夜间入隧道车辆受隧道内灯光影响,还会遭遇“明适应”。晚7—9时:车大灯使用不上,视觉适应性差,几乎在半盲目状态驾车,入隧道瞬间难对路面状况准确掌握。晚10—12时:路上车辆相对较少,认为此时适宜赶路,思想麻痹催生入隧道瞬间的反应力下降。凌晨0时—5时:受人体生物钟影响,困乏思睡,视觉处于模糊状态,入隧道瞬间迅速适应光线变化有困难。
记者 黄艳春 实习生 况珩怡 张又丹 李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