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今年66岁,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的兵,离开部队已经30多年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虽然不穿军装了,却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习惯和作风,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军号情结。前几年,我们兄弟三人考虑到已退休的父母年龄渐大,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上有许多不方便,就合伙在湖南老家的县城离集市较近的地方给父母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
父亲不爱打牌,也不爱凑热闹闲聊。每当上午营区的出操号响了之后,他会背着手踱出家门,要么上街看看,要么就在部队的训练场旁观看战士们训练。没过多久,战士们就都和他熟悉了,经常在一起说说话。置身于一群充满朝气的可爱的战士中间,父亲显得年轻了许多。等到收操号一响,父亲就会很自觉地与战士们告别,嘴里哼着军歌晃悠悠地回到家里。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在家里屋后的空地上开了一小块菜地,每天下午都在菜地里忙活,自然也积累了一些种菜的经验。有时,他还会毛遂自荐地给战士们传授一些种菜的知识。父亲的菜地不算大,但收获却不小,每当新菜收获时,他都会摘上一篮子给战士们送去,让大家和他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
父亲搬进新居不久,我想起父母很多年没有出过远门了,就和妻子商量着把父母从湖南老家接到三亚来住段日子。父母来到三亚后,住在远离部队营区的一个单元房里。刚来那几天,父亲对三亚的蓝天、白云、碧海、沙滩等景色还有种新鲜感,可是还不到一个月,父亲就开始坐立不安了,既不出门也不说话,再好吃的东西也没胃口,还老是嘀咕着要回去。做儿子的还以为是没有尽到孝心,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母亲悄悄告诉我,父亲是想家了,他想那久违了的军号声和那些战士邻居。原来是这样,我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几天之后,父母亲便踏上了返乡的归途。后来,母亲来电话告诉我,听到了军号声,看到了那些“兵朋友”,父亲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