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被俘归来英美大兵境遇不同
本报特约撰稿
申环 池晴佳
据英国广播公司10日报道,英国国防部长布朗宣布:禁止获释海军官兵接受媒体访问并藉此谋利。看来这些英国水兵远不及美国同行——林奇那么幸运,林奇在回国后成为被追捧的英雄。
英兵被指
“拿军人荣誉换钱”
真是世事难料,那些从伊朗回来的英国水兵前一天还是英雄,可一转眼就成了“众矢之的”。这巨大转变都缘于英国国防部对“特殊情况”的“特殊处理”:一开始同意这些士兵接受媒体访问并获得酬劳。
在国防部的默许下,从伊朗回国水兵的故事纷纷登上了英国大小媒体的头条,短短几天水兵们不仅出尽风头,而且荷包也赚得满满。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估计,这些水兵们通过出售在伊朗的经历,将获得几十万英镑的收入。被俘女兵特尼在接受独立电视台(ITV)及《太阳报》的访问时,讲述了自己被单独关押并听到了伊朗士兵要为自己准备棺材的可怕经历,甚至对着独立电视台镜头反复说“他们会强奸我吗?”据估计,她这次接受专访就有10万英镑进帐,可谓“获利”颇丰。
而这些在伊朗还能团结一致的英国水兵,在国内却为“出售故事”而闹起了“内讧”。据报道,这些曾被伊朗扣下的水兵分属不同的部队,其中有7人隶属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这7人把收到的所有采访酬金都集合在一起,把总额的10%捐给军方慈善基金,其余的7人平分。而隶属皇家海军的8人则各自接受采访,所收取的费用也由自己支配。
水兵们的“一夜暴富”,对保守的英国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这些水兵是用“军人的荣誉”去换取“肮脏的金钱”。4月9日,英国各大媒体一面讲英国水兵在伊朗“噩梦”般的经历,一面则对水兵们接受采访收取酬金给以铺天盖地的批评。《每日电讯报》的社论甚至批评说:“他们接受采访就像马戏团的表演一样。”
不仅媒体180度转弯,转向批判这些水兵及英国国防部,许多政治人物、退役将领及在伊拉克阵亡官兵的家属,也纷纷对此进行挞伐。这使得准备大搞一场 “造星运动”的英国国防部,不得不从“默许”改为“禁口”。
美国女兵成
“明星代言人”
而2003年3月在伊拉克被俘的女兵林奇,回国后的经历却跟这些“倒霉”的英国水兵成了鲜明对比。林奇被俘后同样引起美国国内的广泛关注,她后来的被解救也成为美国国防部精心导演的一场“秀”。在解救林奇的过程中,美军派了摄像小组跟随“海豹”突击队一同前往,把整个拯救过程都拍了下来。而这场“拯救大兵林奇”行动的录像,后来在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反复播放,为美国政府在宣传中树立正面形象提供了良机。
林奇回国后,美国媒体以铺天盖地的报道详细地为美国民众描述了她如何在孤身面对敌人的情况下英勇抵抗,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美军也先后授予林奇青铜勋章、紫心勋章和战俘荣誉勋章。
林奇被美军打造成了为军方代言的“明星”,她频频接受采访,并且上了《名利场》、《人物》等畅销杂志的封面。此外, 林奇还不断被邀请出席各种活动,嘉年华公司新船下水时不仅邀请林奇出席,还请她为那艘名为“嘉年华奇迹”的豪华游轮担任教母。而林奇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还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用以帮助现役或者阵亡的美军军人的子女。林奇此举比那些到处“卖故事”的英国士兵高明多了。
2003年8月林奇宣布退役,但她并没有从此淡出公众的视线。11月,林奇在退役后的第3个月迎来了自己一生中最为耀眼的一刻,由普利策奖获得者布拉格为其代笔的自传“闪亮”上架。这本自传让她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姐”,与此同时,“林奇”牌纪念品——林奇纪念封、林奇T恤也在热卖,再为林奇进账不少。
直到今日,虽然人们对林奇依旧是褒贬不一,如有媒体指责她是“人造女英雄”,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在伊拉克的经历改变了她的一生。同样不可否认的还有,美国军方的“造星”行动挺高明。
|